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什么?
盐商,商人,官员古代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古代哪个行业工资最高,有的说是刽子手,刽子手的收入非常高,曾经有句这样的古话,三年不砍头,砍头吃三年。
其实是要看哪个行业收入最高。小编觉得古代有个最暴利的行业——盐商,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历朝历代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清朝盐商来说,一般产盐大省都聚集在南方,而扬州则是销售的聚集地,而扬州的年收入,则占了全国盐商的四分之一。由于古代对盐商的特殊政策扶持,导致盐商拥有极大话语权,利润奇高富可敌国,在乾隆年间更是达到顶峰。除此之外,盐商生活的奢靡无度,就连《清稗类钞》中都有记载,我们都吃过扬州小吃,说起扬州小吃第一个想起来,一定就是扬州炒饭,书中记录一位富甲一方的盐商,曾经吃了一份炒饭,简直是吃出了世界水平。他吃了一顿扬州炒饭,直接花费了50两白银,算在今天人民币将近1万元,哪怕是现在的富二代,也赶不上吧。
不知各位同意小编观点吗,希望关注及下方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工资,在古代官员叫作"俸禄",人民叫作"工钱",那么在古代哪些的行当比较挣钱呢?
1.朝廷官员。作为古代的"公务员",各朝各代所拿到的工资是不尽相同的,大致宋朝官员工资最高,平均是汉朝的10倍,清朝的2-6倍。
2.商人。这个职业挣钱的多少与时代大局息息相关。但总体来说涉及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行业整体较高,过上小康生活不成问题。
3.妓女。在戏剧《玉堂春》里苏三唱过几句词:初见面银子三百两,吃一杯香茶就动身。公子二次把院进,随带来三万六千银,一年未到化了灰尘。虽然是戏剧,但对考究明朝史实有一定参考价值。
4.刽子手。这属于技术工种,一般都是练过的的才敢做此行当。但此业实属来钱快,一方面来自官服的赏金,另一方面工资更多的来自于死刑犯家人的"红包",可以参考莫言的《檀香刑》。
5.皇帝、诸侯等等。这些职业都是特定的人选,工资不一定很高,但物质奖励丰富。正所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再挣钱的行业也总归他们统治。一般生下来时没这种命基本这辈子都不会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代最赚钱的行业--盐商
《史记·货殖列传》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古代的商业活动对古人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且影响深刻。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古代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呢?很多读者认为封建统治者一直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农业自然就是最赚钱的行业,可事实并非如此。则也不会涌现许多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等,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可要是他们与盐商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它是老百姓一日三餐必备物品,所以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中央政权一直牢牢控制食盐的买卖,成为国家财政赋税的重要来源。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为减轻国防负担,将盐业经营权卖给民间盐商。由于是垄断经营,因此只要取得经营权,回报就会非常丰厚,是个暴利行业,很多商人争夺进入的致富领域。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抵御蒙古,在北方边境大量囤兵,粮草是个问题。朝廷通过各种法子筹集粮草,其中就规定盐商必须先纳粮到边塞,然后由官府视纳粮的多少颁发盐引,相当于如今食盐专卖许可证,商人得到盐引后才可以到盐场领盐行销。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年六月,山西奏疏言:“大同粮储自陵县长芦云罕太和岭,路远费重。若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者,给淮盐一引,引二百斤。商人胃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输之费省而军储之用充矣。”朝廷同意了该建议,并创立了中盐法,也称“开中法”。
很快开始在全国推行开来,同年九月,中书省官员上言:“陕西、河南军储,请募商人输粮而与之盐,凡河南府一石五斗、开封府及陈桥仓二石五斗、西安府一石三斗者,并给淮盐一引。河东解盐,储积甚多,亦宜募商中纳,凡输米西安、凤翔二府二石,河南、平阳、怀庆三府二石五斗,蒲、解、陕三州三石者,并给解盐一引。”(卷五六)同年十一月,“诏令商人输米北平府,每一石八斗给淮浙盐一引”。(卷五八)同年十二月,雷州卫指挥同知张秉彝上言:“雷州之地,当广海之冲要,……本州粮储不足以给兵食,乞以岁办盐课给民间,来粮以给军。(《明太祖实录》)”
其实,“开中法”实施后,确实收到了预期效果,于是各地卫所要求实行中盐法,既节省运费,又兼免劳民。山西商帮就是由此崛起。
不过,到了明代中期“盐引”却很难卖出去了。盐业政策由“开中法”逐渐转化为“折色制”。“折色制”,即盐商不必再运送粮食等物资到指定的边境地区以领盐引,而是直接用银子来换取盐引。
为了解决消化积压的旧盐引,盐政大臣袁世振于1617年创“纲法”,将商人手里的旧引分为十纲,编成小册。每年发行一纲旧引,发行九纲新引,这些商人就被称为“纲商”。当然,为了避免过激竞争,以及方便管理,会严格控制盐商数量。每年发行新引时,都以纲册上原有的商人与引数作为凭证,册上没有名字的均不能加入。如此一来,册上有名的商人就获得政府特许的垄断经营权,且此特权可以世袭,他们往往借此攫取高额利润。“折色制”则促进了徽州商帮的兴起。
清朝建立后,延续了袁世振的“纲法”。这一时期的盐商想要买卖食盐,必须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之后再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批发盐,再运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不过,商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领取盐引的,必须凭借引窝来证明自己有经营食盐的特权。于是,商人为了得到引窝,又必须“认窝”--交纳巨额费用取得官府授予的垄断经营权。
上一篇:在石家庄挣多少钱才能不委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