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皇帝,明朝,贵妃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孝宗朱佑樘,一个不瞎折腾的守成之君。
明朝有三位皇帝特别受儒家喜欢,一个是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建文帝。
做的好的方面
主要原因是他爹爹成化皇帝竖立的反而典型,让孝宗从小就“感同身受”。比如成化年间,太监汪直弄权,后宫又有万贵妃乱来,甚至连孝宗的生母都死于万贵妃之手。
从小就生长在太监与后妃的恐怖争斗之中,所以孝宗对大臣有天然的好感。他父亲所搞的这种东西,使孝宗意识到想要维持稳定的统治,必须要以儒家为统治核心。
所以孝宗继位后说;“朕方图新理政,乐闻谠言。除祖宗成宪定规不可纷更,其余事关军民利病,切于治体,但有可行者。诸臣悉心开具以闻。”
整句就是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在不可变有情况下,只要能有利于天下的建议,我都接受。
孝宗主要的措施职下;一是开经筵。明朝的经筵主要目的就是大臣为皇帝讲课,顺带还可以讨论国策,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补习班,没有期限的那种,只要当皇帝就得一直上,直到去世。成化皇帝就是受不了,中后期基本不上,后来的嘉靖万历更是不开经筵二三十年。经筵又分大小,大者是每月三次,小经筵没有定日,可以每天都讲,称为日讲。孝宗皇帝就是坚持日讲。
二是,朝会。朝会为分早朝与午朝,早朝受四方奏事,午朝就是君臣之间简单讨论,然后决定。孝宗皇帝坚持午朝与日讲,主要是防止司礼监插手,因为皇帝与内阁的沟通除了亲自见面外,就是通过司礼监中间传达。
三是亲大臣,抑制阉佞。孝宗朝比较有名的大臣,如刘大夏,马文升,刘健,谢迁,李东阳,徐溥等等贤臣。
三是,整顿吏治。也就是作用这些有操守的大臣,整顿吏治才变得可行。
做的差的方面
孝宗个人性格比较宽仁,对好人宽仁,对坏人也同样。
比如整顿吏治,整出一大堆犯法的官员,孝宗却以“人才难得”为由,赦免了一部分。而且就算是官员不称职,处罚也只是在考察(考满)之后。明朝官员考核三年一次为考察,九年为考满。
这还是对普通官员,孝宗对自己亲人更是包庇到死。比如皇后的兄弟张延龄,在外横行霸道。对内恃宠而骄,比如某次他进宫看望他妹妹张皇后,在宫内喝醉之后,竟然公然强奸宫女。如此做派,内官何文鼎看不下去了,命人打张延龄,第二天又向孝宗说明张延龄的行状。结果孝宗将何文鼎下狱,说他背后有人主使,外面的一些大臣上书支持何文鼎,孝宗不听,尔后何文鼎被张皇后秘密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皇帝,不过名气不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的来说,有才,有思,有为。
明孝宗对爱情专一,不沉迷女色,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勤政务实,打击贪腐,重用贤能,问政议政,重视法度,发展经济,使明朝出现了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开创了明朝的\"弘治中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对此问题不是很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孝宗朱祐樘,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是广西人纪氏。
朱祐樘幼年经历坎坷悲惨,生母被宪宗皇帝的宠妃万氏害死,自己则每天生活在惊恐之中,五六岁的时候才和自己的亲生父亲宪宗皇帝相认,他为人处世宽厚待人,即位为帝后,没有大肆报复,没有去追究万贵妃的罪行,他身为帝王,大明王朝的主人,本应妻妾成群,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他没有,他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人为伴,他和张皇后恩爱有加,张皇后为他生下二子一女,长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朱厚照),次子蔚悼王朱厚炜和女儿太康公主朱秀荣。
他作为一国之主,勤政爱民,堪称一代明君,他开创弘治中兴,为大明王朝的辉煌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的是,这么一个仁爱之君,这么一个有为明君,英年早逝,哀哉痛哉!
孝宗皇帝的独子朱厚照后来驾崩,因没有子嗣,只能从宗室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大统,最终这个馅饼落在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头上,他当时为兴王,封地湖广安陆州,他最后顺利的即位称帝,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