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心理学的书籍可以教人识人,辨别别人的真假?
心理学,你的,让你有哪些心理学的书籍可以教人识人,辨别别人的真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哪些心理学的书籍可以教人识人,辨别别人的真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如果想学习心理学,考心理医师资格证,建议你向专业人士咨询。如果只是兴趣所致可以看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本书不用多做介绍,看题目就知道是讲做人做事的书;卡耐基《人性的弱点》是最为经典、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可以帮助你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曾国藩《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认的经典文献,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还有一本书有兴趣也可以看看:《读人 识人心理学》,这本书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介绍了人的一些特性,当然这只是人的众性,但从中可以学着 如何通过细微观察来了解人性。道理都是别人的,仅仅是懂得远远不够,要学会并拿来为己用,变成自己的才行。这只是个人的爱好,仅供你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恰好从前二天开始,继续借用在得到上由路七对《怪诞行为学2》一书的解读中的部分内容,再接着回应几个和“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的问题。
在昨天回应《关于营销方面的书籍,有哪些好的推荐?(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149526716464447778 )》最后谈到,如果某一天,你打算给客厅替换一套新的皮沙发、床垫以及大尺寸电视机,那么不妨尝试先买其中一件,过几个月再买下一件,这样的“渐进式购买”方式,会让你获得更长久的幸福感。 这儿接着谈。
此外,作者还写到,“对比”也能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比如: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台漂亮又好用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你邻桌同事用的电脑比你的要差一个档次,那么这种明显的对比,就会让你觉得开心。反过来,如果邻桌同事的电脑要比你的好一点,那么,这种对比就会让你不爽。
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举个例子,当你因为不停地做家务而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休息一会儿,喝杯咖啡,而当你正在享受热水澡的时候,总是不希望有人来打扰你。那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突然被打断,情况究竟会怎样?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他们邀请一些志愿者前来免费体验星级酒店的高端按摩椅,第一组志愿者享受了3分钟不间断的按摩;而第二组志愿者呢,则是先按摩80秒,然后停顿20秒,接着继续按摩80秒,总的按摩时间是2分40秒,比第一组的时间少20秒。随后,研究人员要求每一位志愿者对整个按摩过程作出评价,结果令人很惊讶:中间有间隔、按摩时间较短的第二组志愿者,对整个按摩的评价反而更高。
对应的,研究人员又做了另一个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在听一段噪音的过程中休息了几秒钟又继续听完的志愿者,比那些一口气听完这段噪音的志愿者的反感程度更强。也就是说,当人们做某件讨厌的事情被中断、随后又继续的时候,整体的厌恶感也加强了。
总结一下就是:中断快乐的体验能够增加快乐感,中断厌恶的体验也会加剧厌恶感。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不开心的事情一次做,开心的事情分多次做。比如,假如你在打扫房间或者修改一篇稿件,最好一鼓作气一次做完,这样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你的不愉快;而如果你正在享用一块可口的抹茶蛋糕,不妨先停下来写封邮件,然后再去品尝剩下的一半,这样能够增加你的幸福感。
说完了幸福感,书里还讲了人们生活中的另一个非理性行为,就是同情心。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观点:我们往往对少数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而对多数人的不幸却置若罔闻。先来说一个真实的故事:1987年,美国的一名18个月大的小女孩,在姨妈家的后院玩耍时不慎掉入一口6米多深的废井里,漆黑一片中,她的腿始终被卡在岩石夹缝里。很快,营救人员到达现场展开营救,大量媒体也无孔不入地将营救实况直播给了世界各地,随即赶来的钻井工人、营救人员、邻居和记者都夜以继日地守候在废井周围,世界各地的观众也都焦虑万分。数十个小时后,营救人员终于挖开了一条通道并成功将小女孩救出,所有人热泪盈眶、如释重负,小女孩的家人后来也陆续收到了总计70万美元的捐款。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人们对这起事故的关注远远超过了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显然更应该获得关注,在那场屠杀中,有80万男女老幼在100天的时间里惨遭杀戮。难道这正像斯大林曾说的,“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
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背后,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简单来说呢,它的意思是“我们一旦看到一张面孔、一幅照片、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就很容易感同身受,并且更愿意为之付出行动。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捐款给一个没有食物的7岁小女孩的概率,竟是捐款给非洲饥饿斗争运动的两倍。
与“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个是密切度、一个是生动感,还有一个是“杯水车薪”效应,我们分别来说。
首先一个因素是密切度,这种密切度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我们更愿意出钱去帮助一个失业的邻居,而不大可能会为数千公里外的穷困者捐款——因为空间和心理的距离都太遥远,所以我们无法对后者的经历感同身受。
第二个因素是生动感,比如,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割破了自己的手指,你可能不会觉得有多痛;但如果他向你详细地描述伤口多深、皮肤裂开有多疼、流了多少血,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场景,并产生更强烈的同情心。
这个话题今天先谈到这儿,下面顺便谈一下:金融学比经济学多了什么?
金融学在时间的维度、概率的维度上更精深。当然经济学也有时间的维度(OLG、最优控制),也有概率的维度(彩票、期望效用函数),但是狭义上金融学在研究对象上更偏好具有同质性、可加总的东西,最直接的就是——钱!(所以宏观和金融的关系,高级宏观的资产定价是自然延伸)。相应的研究方法技能加点有独特之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鞅测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