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样教育才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引导作用?
孩子,爸爸,件事怎么样教育才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引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感受请评论留言,请关注 B修课,关注更多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儿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说过:“失去父爱将会导致人类情感发展的缺失与不平衡”。这句话就足以证明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父亲不同于母亲,父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都知道,父亲会带领着孩子“疯狂”“探险”,父亲的角色因性格的魅力而赋予了孩子勇于尝试、勇于探索。从而不断的刺激着孩子的动手动脑。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也用了15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更富有创新思维,也有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父亲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呢?
1、夫妻相互尊重,建立和谐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中爸爸与妈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爸爸一定要尊重“妈妈”,爸爸在家庭中常常担任着“权威者”的形象,爸爸尊重妈妈,不仅仅是在告诉孩子“请你尊重你妈妈,不要伤害她”,同时也是树立良好教养方式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权威——民主型”的家庭中,父母关系和谐,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一致的目标,对孩子有着合理的要求。
2、与孩子多分享、多交流、多陪伴
父亲在家庭中应该拒绝这样的角色定位“不苟言笑、严肃”。与孩子分享、交流,甚至是陪伴孩子的人,应该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父亲与母亲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所能给予孩子的帮助也不同,父亲也应该做到多交流、多分享、多陪伴。父亲刚性的教育不可或缺,“刚柔相济”才能铸造健全的个性。
父爱是母爱的强化,父爱与母爱就像是“太极”一样,只有相互作用,才能收获最佳的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言传身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父母要教育好子女,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小时候,是从父母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在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身为父母,要做出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二是孩子六岁以前是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父母要尽可能地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更自信,更阳光。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要学会慢慢放手,尽可能像对待同事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这会减少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更愿意听你的。
三是父母要有同理心。有同理心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往往更容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亲子关系会更好,较少出现教育方面的问题。孩子受父母影响,也更容易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父母的不易,在与别人相处时,也能够体恤理解他人的感受,人际关系会更好。
四是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弱小的孩子无法反抗父母,往往内心会很压抑,到青春期后,常常以逆反的形式出现报复性的反弹,最后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
五是父母与孩子间要有界限感,不过度关心。生活中,许多父母用一种密不透风的关心包裹着孩子,常常让孩子感到窒息。父母过度关心孩子,不但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也会失去思考能力,剥夺了孩子感情和能力成长发展的机会。
总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孩子的未来才有可能更优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自古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大概这种说法是因为在更古老一点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把教育的责任安排给了父亲,因为人们发现有其父,必有其子.不管怎么个说法,看来父亲是要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了.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在学龄前这段时间里,做好两件主要的事情,一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语言能力关系到一生的学习质量,务必重点抓好.第二是要养成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质量来说都很重要.
还有一点需要专门提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包括长处和短板,如何扬找避短,是教育的关键,要善于发现并发扬孩子的长处,并绕开短板,这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