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谈谈你儿时都玩过一些什么玩具?证明你老了?
玩具,都是,童年谈谈你儿时都玩过一些什么玩具?证明你老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打弹珠。玩者多为男孩。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3、翻花绳。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半女孩玩的比较多,女孩们心灵手巧,能够翻出许多不一样的花样,还相互之间研究不一样的花样,每天放学回家就自己研究,第二天去学校就给同学们进行炫耀,那时候的乐趣很简单。
4、跳马。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那叫“跳马”,孩子们叫“跳山羊”,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这个游戏一般玩的人男生比较多,女生相对来说较少一起,不过也不乏女汉子啊,小时候都比较厉害,相互之间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男女之别,只要玩得开心就好。对于现在如同温室花朵一样的孩子来说,这个活动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5、老鹰捉小鸡。一个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这是一项奔跑强度较大的游戏,各种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别是“小鸡”要保持不“掉链子”,否则就处于完全无保护状态。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哈哈哈,边写边回忆,嘴角不由得上扬,儿时的欢乐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却已到不惑之年,希望我们永远都保持一颗童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快还挑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童年时最爱玩的是“摔响炮”,就是摔泥巴。因为儿时家里没有任何买来的玩具,每家都一样,所以孩子们都是自己制作玩具。先把和好的泥巴揉成一个圆柱形,再像捏窝头一样把它做成一个“泥窝头”。然后就开始进入到精雕细琢的阶段了,小心翼翼的把“窝头”的底部尽量的捏得薄薄的,这样把“泥窝头”底部朝上,向地上使劲一摔,底部中间就会摔开一个洞。比比谁摔出来的洞最大,谁就赢。输的人要向赢家“进贡”一块泥巴,这块泥巴的大小要能够把那个洞补上。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孩子的欢乐。那种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
溜溜蛋,现在还有卖的,不过没有玩的小朋友了。以前都是一群群的看谁瞄的准。
推铁箍,这个是小时候家里木桶上拆下来的。现在很少有家里用木桶的了。
摔瓦屋,就是用池塘里面挖出来的胶泥,捏成倒扣的碗状,使劲往地下摔,看谁摔得响。
打宝,用废旧的纸,折成的,摔在地上打翻对方的,打翻就赢了,看谁赢的多。
捉迷藏,每次村上停电的时候,在整个村子划定的区域,藏起来,一起人全去找。一般使用千方百计引出来对方。地方太大找不到。
砸沙包,丢手绢,有些玩过的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没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那啊开封市60年代小孩玩胶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要表明,我是80后。说起我童年时玩过的玩具,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五花八门,品种多样,但也有那么几种,并且每件都是我自己亲手制作,纯手工制造。像是推铁环对男孩子来说是最喜欢的,那个时候推个铁环在村里转一圈,就像现在开了个豪车回老家一样风光;还有就是打屁牛,一打上瘾就忘记回家吃饭;还有一种就是火柴枪,一群孩子拿着在小树林里躲躲藏藏,感觉就是在打游击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