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仙女星系和银河系既然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为什么会相互接近?
星系,宇宙,银河系仙女星系和银河系既然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为什么会相互接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受限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应该说想问宇宙空间在膨胀,为什么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却在靠近?
严格上来说,宇宙大爆炸模型和两星系相互靠近即没有必然联系也并不矛盾。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空间本身存在着两种命运,要么永远膨胀下去,要么在引力的作用下减速,最终收缩回归一奇点,哪种命运其关键在于“临界密度”。科学家计算的结果,临界密度值为5*10^-30克/立方厘米,大约每立方米5个氢原子的密度。大于此临界密度,宇宙最终将收缩,小于此密度,宇宙将永远膨胀。
但对客观宇宙可视物质的观测结果表明,宇宙空间物质密度为2*10^-31克/立方厘米,远小于“临界密度值”,以此推论,我们宇宙不仅永远膨胀,而且会比现在膨胀速度大的多才对!如果膨胀速度过快,星系都将无法凝聚,生物更无法诞生!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于是,科学家猜想空间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被我们看见的物质,占宇宙总物质的25%(可见物质占不到5%),因为其没有相互电磁作用,被称作“暗物质”,正是这种物质的贡献累加,使得客观宇宙正好以稍低于“临界密度”值做温和膨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样子。
不过,问题还没完,上世纪90年代,对1a型超新星爆发的观测,发现宇宙空间不是温和膨胀,而是在加速膨胀!于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宇宙项”被重新提起,猜想一种表现为斥力的“暗能量”在起作用,“暗能量”在宇宙空间均匀分布,没有相互电磁作用,占宇宙总物质的70%,所以暗能量才是大头,正是这种斥力的累积效应导致宇宙空间在1亿光年以上的大尺度上加速膨胀。需要说明一下,最新的空间膨胀速率,即哈勃常数为67公里/秒/百万秒差距,误差正负0.7,意思是距离我们326光年的空间退行速度为每秒0.0067公里,这是个很小的数字。
现在进入正题:
膨胀宇宙模型指的是空间是在膨胀,并且在大尺度上,宇宙空间是在加速膨胀,但不能忽略引力的作用,因此,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在膨胀。在大约1亿光年的小尺度上,引力占有优势,表现为本星系群、星系、恒星和我们人等都不膨胀,因为引力作用抵消了空间膨胀;在1亿光年以上的大尺度上,“暗能量”的斥力累加结果战胜引力,导致星系团之间在相互远离。
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都属于本星系群内,相聚约250万光年,在引力的作用下,以大约300公里/秒的速度相互靠近,预计30亿年后会相撞。不过不用担心,空间很大,恒星间几乎不会发生真实碰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个星系同属于木星星系,相隔距离相对较近,引力约束较为显著。一般认为,宇宙膨胀远的快近的慢。请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爆炸后现在宇宙在向外扩散理论是错误的,很简单的道理,万有引力是宇宙之力,这种为不充许宇宙无限扩散,学问越深思想越僵化,包括一些科学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想想手擀棒擀一张大饼,向内向外都会发散!宇宙膨胀多维度内外一起膨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爆炸绝对不正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宇宙中,恒星系统不外两种,单星系统,这种系统,有带行星的,也有不带行星的;除此,就是多星系统,多星系统各星,绕引力中心运行,在引力中心,各星引力是平衡的,比如三星系统,任何时刻,任一恒星对引力中心的引力,都是另外两星合力的反力。最简单的多星系统就是双星系统,两颗星围绕一个引力中心旋转。一般,多星系统围绕引力中心运行的轨迹,并不是圆的,比如双星系统,一般是椭圆,引力中心在两个椭圆的一个共同焦点上,当两颗星从远焦顶点向近焦顶点运行时,两颗星是接近的,从近焦顶点向远焦顶点运行时,是远离的,周而复始。
以近区域看,银河系是三星系系统,除银河外,还有两个无核星系——大麦哲伦和小麦哲伦——一起运行,这个三星系系统周围,大大小小有十几个星系,极有可能这十几个星系围绕着一个引力中心运转,这十几个星系中比较大的,就是银河和仙女,如果,银河和仙女正好是从远焦顶点向近焦顶点运行,那么从视觉上看,就是银河和仙女在接近。太阳绕银心旋转周期大约两亿五千万年,那么银河或仙女绕中心的运行周期会更长,上百或上千亿年也未可知,如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银河和仙女看起来一直是接近的。
上一篇:高考离本科线差几分,应不应该复读,不复读会不会后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