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稻田养鸭能否增加收入?水稻如何增产?
鸭子,稻田,水稻在稻田养鸭能否增加收入?水稻如何增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稻田养鸭能否增加收入?水稻如何增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稻田养鸭确实能增加收入,而且水稻产量也会增加。
在我们老家,一般将水田分两种,一种是旱田即需要引水入田种植稻谷的田地,这种田地由于是引水灌溉,所以能更好的方便农民根据谷苗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合理调节用水。由于便于管理产量可达亩产1000斤以上。另一种就是常年有地下水渗出的湖田,这样的田地里由于有地下水渗出一年四季不轻易干涸,且大多处于山谷或者半阴半阳的位置,种植一般稻谷不利成熟,所以产量较低。村民一般都会在这种田里种植糯米稻谷。
糯米在北方也叫江米。它生长周期长,株茎高达一米二,一年只适合种一季,亩产一般只有五六百斤。为了改变湖田种植单一产量低的问题,近年来,部分有湖田的村民在种糯米稻的同时在田间喂养鸭子。经过探索实践,效果很好。一季稻谷下来每亩可以增产15%,并有二十来只鸭子出栏。综合亩产增加收入达2000元以上。
下面把糯米稻田放养鸭子增产增收的经验和你分享。
注意事项
鸭子选择能适应本地环境的一至二月龄鸭苗,在稻苗移栽根系固定后放入鸭苗。数量每亩水田控制在20只以内为宜,田里鸭子数量过多则不利鸭子和稻谷同步生长。稻苗间距15厘米,行宽25厘米。饲料宜在上午十点以后适量投放,早上好让鸭空腹吃杂草和捉虫。
田间管理
种植前半月应深耕田地,排水晾晒,并施饼肥和圈肥做底肥,亩施饼肥50斤,圈肥2000斤。因为要养鸭不宜施化学肥。稻苗生长中途由于底肥足并有持续不断的鸭粪供给一般无需追肥。稻苗生长期间只需人工拽一次稗子草,其它诸如除青草,松土培土,捉害虫的任务则由鸭子完成。在湖田出水眼的地方挖一个小池塘,上面搭建遮荫棚供鸭子署天中午休息避暑和雨天躲雨。稻田四周需用1米高的栅栏或网状物围绕,以防鸭子脱离田地。稻苗生长期间若确需打农药杀病虫害,为避免鸭子中毒则需将鸭子赶离田地,六个小时后再放回田地即可。在稻谷出穗灌浆的时候鸭子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已到了出栏的时候了,也就不必担心鸭子吃稻穗了。剩下的就是排水后等着收稻谷了。
总之,稻田养鸭一举多得。鸭子可以为稻田增肥除草,除虫,松土从而达到增产;稻田则为鸭子提供活动、栖息场地和供给新鲜食物和氧气,更利于鸭子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稻田养鸭增产增收的一点经验之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希望相互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田套养鸭,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在稻田里可以套养的东西很多,稻鱼、稻虾、稻螺等套养,各地都有很多成熟的模式。
稻田养鸭作为一种种养结合、立体循环的生态模式,在各地一直被很多农民推广应用,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
第一,首先肯定是增加了鸭子出售的收入。稻田养鸭,肯定比单种水稻增加了一批鸭子出售的收入。
据推广这种模式的农民介绍,每亩稻田放养鸭子以30~40只为宜。这些鸭子都是在稻田里吃虫子、吃浮萍以及那些水里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绿色的家禽。
这种稻鸭每天都在稻田里自由奔跑,比起那些圈养在家里面的鸭子要好吃很多,卖价也贵很多。每只可以卖100~150元不等,眉毛可以增加收入3000~5000块钱左右。
第二,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及费用支出。用稻田来套养鸭子,鸭子排泄出来的粪便直接落在田里,可以作为有机肥。
在稻田里养鸭子,除了可以吃掉害虫,在水稻的行间中钻来钻去还可以帮助除草,增加稻田里的通风透气程度。
因此,稻田养鸭的田块里基本不用打农药,要施的肥料也很少,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成本开支,无形中算是增加了稻田的收入。
第三,提升了稻米的品质与卖价,即是生态的价值。总体来说,水稻和鸭子套养模式,由于水稻的行间距要适当的增加,稻谷的产量实际上是不增反降的。有老农估算,每亩水稻至少减产100斤左右。
但是,这种稻田种出来的稻谷由于全程使用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农药基本不用,属于绿色生态无污染的稻米,卖价比其他的稻米至少要高出2~3倍。套养鸭子的稻谷产量虽然减少了,但是总体收益却增加了。
稻田套养鸭子既然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很多农民不推广应用呢?水稻套养鸭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非所有的稻田适合。最基础就是,灌溉条件要好。同时,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一是插秧前期不能养。刚插秧的时候,稻田里的秧苗还比较脆弱,还没有长起来,如果这个时候就将鸭子放进去养,就会将秧苗踩死。比较理想的放养时间是,禾苗已经长起来,并且基本封行。
二是鸭子大了不能养。当鸭子长大2斤大左右的时候,就不再适宜放在稻田里养了。鸭子太大了,在稻田里穿梭来往,对禾苗挤来挤去,对水稻的生长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这个时候,可以在田头田角预留的空地或水坑里养鸭,将鸭用篱笆围起来,不再让它到田中间乱窜。
三是施肥用药期间不能养。稻田套养鸭子,农药可以基本不用,但是化肥和农家肥还是要适当的施的。如果确实需要喷施化肥农药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将鸭子关起来,否则就会让鸭子中毒。
与此同时,稻田养鸭需要的人工更多,需要投入的经费也会更多。有很多农民不愿投资太多,因此这种模式也只在适宜的地方才推广。
以上是“桂农通”观点,欢迎关注,欢迎转发,欢迎评论与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普遍采用的稻、鸭生态养殖和以往的稻田养鸭不是一个概念。稻、鸭生态养殖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进行家鸭野养,不施用化肥农药。是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养殖方试,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效益。1:经济效益?稻鸭共养的生态养殖模式,能构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农药和饲料用量,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2:生态效益。鸭在稻田中活动极为频繁,使得土表层被耕动的效果明显,进而使水层保持混浊状态,促进土壤气休交换,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助于增加田间水层中的含氧量,并且减少甲烷和有毒物质产生排放,捉高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因此,在稲田中养鸭,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和有机物的分觯。3:社会效益。稻鸭共养提高了稻米和肉鸭间内在质量。因为生产名个环节都没有使用化肥及农药。所产出产品均为无公害产品,有益于人民身体。增强国民体质。在重视环保的今天,是完全可行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