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周冬雨的新电影《阳台上》?
阳台上,电影,观众你怎么看周冬雨的新电影《阳台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阳台上》由拆迁引发的仇恨?剧情牵强、不合情理、脱离现实!
电影《阳台上》讲述了男主张英雄,父亲在拆迁中被逼死,“你爸用命换来的钞票”,让他走上了复仇之路。该片围绕“复仇”主题,讲述了因父亲被拆迁逼死的男主,在“复仇”过程中对周冬雨饰演的“仇人”女儿产生复杂情愫的故事。
本片讲述的由拆迁引发的仇恨,剧中有几个情节让人看后感觉完全不合情理并脱离现实,是不是为了卖惨而故意这样拍的呀?
第一、张英雄的父亲张肃清因为拆迁房的问题与政府拆迁办的陆志强发生口角,心高气傲的张肃清突发心梗,撒手人寰,张英雄与母亲因此要接受舅舅的接济而寄人篱下。按理来说拆迁应该赔付了一笔拆迁款,而且父亲的意外死亡,政府应该也赔偿了一笔巨额的补偿金,他们母子俩买一套小点的新房子会绰绰有余,生活不可能会这么窘迫还要靠亲戚接济过日子。看看现实社会,各种各样的拆迁暴发户、拆二代,都是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网上不是有一个段子吗?我想有一间房,不需要面朝大海,也不需要春暖花开,只需要上面有几个字“拆!拆!拆!”拆迁暴富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美梦。
第二、按剧情的演绎,陆志强是在一个女同事劝说工作不成功后才对张英雄父亲进行拆迁劝说工作的,应该在拆迁办里属于管理层的身份,身为政府拆迁办管理层人员的陆志强就算不是事业有成,也算是有着稳定的工作,应该不大可能住在这样的破烂的房子里面,不应该是塑造成“平时人模狗样,回家一脱鞋全是破洞”这样的底层人物形象。
第三、剧中的男主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是个本邦思想很严重地方,本土上海人自身的优越感在他身上没有一丁点的呈现,反而全是自卑。他去找工作的时候,餐厅老板竟然为了逃避买保险而歧视上海本地人,好像不太现实。一般大多数的北上广打工的人都知道,无论去到哪个大城市特别是上海,很多本地人都是歧视外地人,本地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和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除非你是一个事业有成或者是非常有钱的外地人,本地人才会对你另眼相看。
第四、从男主生日许愿“国富民强,世界和平”的时候被父亲直接抽了一个耳光的戏上,看出男主张英雄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好,整天被父亲骂没出息。按理说他对因拆迁口角而意外心梗去世的父亲的感情并不深厚,怎么会对陆志强的无心之过引发这么深的仇恨呢?感觉这些都很无解,有点牵强,真的太不合情理。你们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爱情这东西来了谁也挡不住,走了谁也留不住!!!
我就想知道大家是希望他们在一起还是不在一起?
爱情真是一把利剑,用的好的话,什么都不是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影《阳台上》由张猛执导,周冬雨任出品人并特别出演、王锵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整日无所事事的张英雄)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父亲因为与拆迁工作人员陆志强发生冲突而忽然离世,张英雄决定要为父亲报仇。生性懦弱、摇摆不定的他却在不断偷窥、跟踪的“复仇”过程中,对陆志强的女儿陆珊珊(周冬雨饰)产生了复杂而冲动的感情......面对仇恨他会怎么选择。
男主张英雄,22岁生性孤僻、懦弱、善良。就在22岁生日许的愿望都是“富国民强,世界和平”,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但这也是一个善良小人物的愿望!
影片中老上海人的优越感在片头就突显出来,直到父亲因为与拆迁工作人员陆志强发生冲突而忽然离世,母子俩失去生活的依靠。搬家时音乐响起,男主抬头仰望毫无颜色的天空,犹如他此时的内心,前方一片迷茫。
寄人篱下的生活,游戏中麻痹自己空虚的心灵。直到陆志强的出现,他决定为父亲报仇。在反复的跟踪、偷窥过程中,他被“仇人”的女儿(周冬雨饰演)陆珊珊深深吸引。他的生活有了一些追求,每天观察阳台上的陆珊珊。不惜因为餐厅同事红毛偷窥女子,与其大打一场。男主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去找陆志强报仇时,看到仇人也是生活在困境中的普通人,最终被善良拉了回来,豁然释怀。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影中的张英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心存善良的小人物。善良不是沉鱼落雁的容貌,不是文质彬彬的举止,不是腰缠万贯的财富,,更不是叱诧风云的权势。善良是黑暗凄冷时的一缕阳光,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茫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来自心灵深处,是最应该保持的!自己感觉这也是这个电影的一个看点,以上回答只代表本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打算去电影院坐着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看,没听说这个电影,宣传不到位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