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自己吃饭总是剩一小口在碗里、盘里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都是,自己的,的人对于自己吃饭总是剩一小口在碗里、盘里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能吃多少吃多少,可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真的很难改掉,在家还好,老婆早就知道我这毛病了,没啥事。在外面有应酬我就很少吃饭,搪塞说喝酒不吃饭,就算吃也是要一点点,尽量全部吃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老太太上了公交车,但是没有位置,除了司机,车上坐的都是年轻人。这个时候,司机看不惯没人给老太太让座,这个时候,司机会逼迫乘客让座吗?我认为是不应该,因为有人让座是出于品德和修养,而不让座也是人家的权利。
同理回到楼主所说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出于家长没教好没素质这一类原因而是因为自信。
在你吃饭的时候,随着摄入量越多你会自然地降低边际评价,直到最后一口..,这个是与味蕾相关。扔掉它会让你有不再被(外部)食物控制的感觉(而内部感到满足不再多吃)。概念是从“控制肥胖”中得来的,人们为了使自己保持自律,相信自己留下一两口等同于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进而确保身体状况处于可控范围,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出。
不幸的是,如果碗变大了人们仍然会多吃,所以事实上,人们关注的更多是食物比例本身,而非自己的身体(能否控制自己行为),这便与当初欲进行自我约束的想法背道而驰了。自信是指对自己的一切感觉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可以做到留下一两口这个行为,二是由于看起来少吃了从而不觉得后悔。将愉悦、自信与食物摄取联系在一起,以控制自己吃多少来掩饰想要控制别的东西的欲望缺失。
因为吃东西不是因为饿了,而是因为饭点到了,或者食物已经摆在面前,我们需要改善焦虑、压抑、无聊的感受,加上味蕾在尝鲜了以后边际效果确实下降的很快,那么到了最后几口的时候吃东西其实已经无关痛痒了,不是为了解决饥饿,因此为了让自己有能够控制食物的power感,便不吃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老家有个说法,碗里最后的那点饭是福底,福气都在哪里了,吃干净会有福气,剩下福气就没了。现在想想,这大概是人们对吃饭不好好吃的小孩子的一种吓唬方式,就和晚上不睡觉会被狼叼走一个意思。
现实中吃饭剩一口,无非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乡习俗原因,比如留下最后一口,寓意下次还有,不会一次吃没了。
2.个人习惯原因,可能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现在已经改不掉了。
3.可能真的吃饱了,实在吃不下了,再有就是饭还有菜已经没了(手动滑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74年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头一次听说。反正是我这个年龄的,如果碗里面盛点饭。大人就说不要剩碗底子和要饭的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饭剩饭是一种坏习惯,是毛病从小家教不严养成的坏习气。过去老人管教严决不许剩飯粒,老人说吃饭剩饭的做事情没有头没有尾办事不立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有一个宰相,夜里做梦,梦见一湖的鸭子,因为他平时就爱吃鸭肉,所以请算命先生算了一下,说这是他的福禄,他很高兴。快五十多的时候又梦到了同样的湖,湖里孤零零的就剩两只鸭子了。找算命的先生,先生说,你福禄快尽要赏生勿罚,多吃素食。要把自己的福禄慢慢消耗。不要再浪费了。过了几天他女儿来了,正好拿来两只烤鸭孝敬他,他心里一下子惊了,自感寿禄已尽。就给家人交代了些事。没过几天就阖然长逝了。所以人生在世能吃多少饭就是自己有多长的寿禄,你浪费的饭也是在消耗你的寿禄。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妇,从古到今,父母都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能浪费粮食,很少做父母的没有说过。除了那些没有父母的人吧?(当然这里不是指孤儿,而是那些眼里心里都没有父母的人。)有些人浪费粮食还浪费出文化,浪费出高尚尊贵来,当它们身为父母时,当它们百年后,子孙应该成荫的祖德是什么样子呢?粮食是养身父母,连养身父母都那么卑微,这不是做子女的不孝吗?还指望那个人能通什么人性?能好好的平等待人?看一个人最起码得知道Ta对养身父母食物的态度,所以要交真朋友一定是在饭桌上交到的。要筛选出假朋友同样也在饭桌上。
上一篇: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财富自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