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肉,可看到动物被宰杀时又心生怜悯不忍,那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自己的,吃肉,生命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肉,可看到动物被宰杀时又心生怜悯不忍,那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肉,可看到动物被宰杀时又心生怜悯不忍,那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阿弥陀佛。人们喜欢吃肉只是一种习惯,习惯了肉的味道以为美味。常吃肉的人会觉得蔬菜是苦的,味道太清淡。常吃蔬菜的人习惯了蔬菜的清香的味道,会觉得的肉味太浓且无法忍受。习惯可以调整,吃啥可以选择。味道好与坏都是口味的错觉,习惯了的就会认为是好的。其实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事情很简单,没那么复杂,也不是不能更改和变动。只是我们不愿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贪着自己认为的肉很美味,不愿意割舍时的纠结,吃着且心痛着。因为我们是有情众生,有痛苦和喜乐的感受,有情感的思维。恻隐之心、同命相怜和感同身受是高级智慧生命的特性。生命进化或升华的越高级,这种善良的心境就越明显感受就越强烈。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他们懂得生命的痛苦,知道物物贪生恐惧死亡。是他们把爱自己的心情扩大到爱一切众生,他们肯于舍弃自己的感受去品味着理解着众生的喜怒哀乐。欢喜着你的欢喜,忧伤着你的忧伤。自然圣人的心中满满的都是善良,他们不会去伤害更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口味感受去选择吞啖生命的尸体。什么是圣人?当你的思想升华到足够善良,当你慈悲怜悯一切生命的苦难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你就是圣人。宇宙间最高级的生命最完美的存在。爱和慈悲是道的德相,是上帝和如来的心,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懂得爱和慈悲并善于运用,是觉者是智慧是能解脱烦恼痛苦的人。违背爱和慈悲,因为贪爱不愿意选择怜悯忽视生命痛苦和恐惧,是颠倒是不觉是苦海众生。因为我们不觉众生苦,颠倒感受,不能控制自己的贪欲,灵魂和思想还没有升华到圣人的境界。但是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保障,不要令自己退堕至低级生命,失去人的特性,没有善良的情感没有同情与怜悯。只有弱肉强食,只有为了吃食去选择血腥的杀戮。肉味放不下,喜欢吃肉,可以!不要亲自杀生远离杀生场所不要令别人为自己去杀。吃佛家讲的三净肉,很吉祥也滋养了自己的善良。如果你愿意选择改变饮食习惯,待习惯了素食,回过头来尝尝肉味,真的不香味道还难以忍受且难以消化。特别是中老年人,不吃肉少吃肉对身心健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三净肉,不吃现场宰杀的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远庖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怜悯之心是本性,
贪恋肉欲乃习性。
养心呵护本性悲,
修身持戒改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得好,眼不见心不烦。不亲眼所见,不会引发心灵感应,看不到一个生命经历陨灭的过程就难以引起心灵的触动。那么,像常吃的肉食,比如猪牛羊鸡鸭肉,不是自家养的,吃就吃了,也无所谓。但是,当你亲眼目睹了这些动物面临被宰杀的恐惧与无助时,或许都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吧,特别是动物面对即将被宰杀的命运时流露出那悲戚无助似有泪痕的眼神,如牛,怜悯之心大多数人都会有,除非屠夫或帮手吧。如果是自家养的,又参杂了些许的感情因素,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才能感觉的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便是植物,也是有灵性的,更何况是动物。当然,未入佛门,肉还是要吃的,要有选择性的吃。心态决定一切,既要吃肉也要允许矛盾的存在,有句话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有的事情,有的选择,自己良心上过得去,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不违背道德底线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千个吃肉的,可能一个人也看不到动物是如何宰杀的。你吃你的肉,为什么非要去纠结它是如何死的呢?要是想秀慈悲,就别吃肉,或者干脆绝食,因为蔬菜水果也是有生命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