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精神文明与物质追求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同步进行?
生产力,物质,精神精神文明与物质追求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同步进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精神文明与物质追求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同步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首先要吃饭生存,然后才从事科学艺术等。这是唯物史观的观点。按此类推,只有在物质极大丰富,物质文明的基础夯实的情况下,才能同时追求精神文明。这里是讲的社会生活的一般进程。也会有例如但属少数。10年前我到吴县一个村参观。那时这个村基础设施农民住房办公室,都已有了显著的改善,而且好象有意弄得富丽堂皇。村长面对我们质疑的眼光,他解释说,过去一直讲精神文明,但老百姓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说了千遍就是改不掉。现在你还能看到这种情况吗,因为环境优美清洁了,过去的坏习惯就不好意思再跑出来了。大家精神文明素质都提高了。请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不赞成同步进行。相互鼓励和治约,更赞成精神高于物质,当然不反对各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文明会带来精神文明。
我小时候院里的邻居挂在屋里墙上的蓝色咔叽布衣裳被小偷偷了(咔叽这个词小于60岁的人可能没听说过)。盗窃肯定是不文明的。
去年,老婆的一件裘皮大衣在外面晾晒,忘记收回了,居然三天没丢。这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另外,物质文明也客观上限制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移动支付的出现使扒手几乎绝迹;小区内的摄像头大幅度减少了入室盗窃。人脸识别使更多的人遵守交通规则......。例子太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者缺一不可,是相互的,但物质是满足基本生活要求即可,而且是随时可以同步的,只不要因为物质欲望影响到心性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同步进行?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能找到答案,其答案是"利而不为而不争"。能解决人的灵知良心和肉身食色的矛盾,使之有机的统一为一体。既能得到心灵安宁也能正当的获得食色。
依"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行做,既能正当的获得人的食色所需,也是人性中的理性最真实的体现。在"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规则内,"为而不争"的"为而"的含意是无穷尽的。"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法则,既能限制人性中的欲望,又最大释放了人性中的能量。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三去道,道法自然"在人类生命生存生活中最恰当的展现。《道德经》中的道德是真理,"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世人们也必须尊道而贵德,因为道生德畜是因果规律,所以,人们必须敬畏道德。《道德经》展现出来的真理,不同于相对的真理(科学研究的结论是相对的真理),而是唯一的真理,即绝对真理。"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則是绝对真理的结论。我把老子的这一结论,称为一一老子法则。
老子法则,既提供了治理人类社会人们生命生存生活的共同必须尊行的法则,也能限制每一个人心中的浮躁、不安和贪欲。使人的欲望适度的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也就是说,老子法则,能使人们人性中的欲望得以适度获得,而远离兽性的野蛮,又能使人性中的理性得以施展。这样的行做,才是人类应有的人性中的中性。《道德经》中的道德一一老子法则,为人类的自我治理提供了最恰当的、公平的、正义的方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只有在老子法则得到施行的情况下才能同步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神文明和物质追求只有在成熟的民主法治制度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同步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同步进行,否则两者都是奢谈。
上一篇:在三线城市开个静吧需要投资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