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理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疾病,自己的,因素心理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样坚持做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能够做到心气顺了,能够从心里真心来找自己的不是了。对我自己出现的负面情绪能够做到臣服了。身体开始不像以前那样的僵硬了,脾气开始变好了,心情也开始愉悦了,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好了。
神奇的是尽管我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不是来解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越来越接纳自己了。原来我在找自己不是的时候,也就是在找我自己身上的痛点,找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就像生病有了胧包,通过找自己的不是把自己身上的胧包给挤出来了,所以就身心轻松了,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
我老公说他根本就不会想到我会大变活人:从一个爱生气的恶魔变成了一个爱笑的天使,真是天壤之别的变化。
下次如果你遇到心里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先从自己下手,试试看你内心的感觉。肯定是先痛苦再痛快的过程。不信你试试看,试过之后才知妙!
如果你有不同的体验,欢迎给我留言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因人而异,成因不尽相同。心理疾病主要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家族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有患心理疾病史,那么,从基因遗传染色体理论而言,子女患心理疾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出几倍。因此,心理疾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
2.心理因素影响,若患过重大疾病、遭遇重大挫折或者失去亲人过度悲伤等有明显重大负面心理因素影响,得不到及时疏导排解,长期积郁成积,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如果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家暴、缺少安全温暖、或父母有性格缺陷、脾气暴躁、易激惹等(包括少数单亲家庭)不良生长环境中,往往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在青春期或成人后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4.社会环境因素,一个人经常在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工作量与收入反差大等不良环境下工作,长期的不良情绪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5.其他诱发因素,如青春期不能正确引导教育,造成叛逆情绪加剧,加之网瘾失眠、手淫肾虚等不良习气造成情志失和,、阴阳失调往往也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甚至精神分裂倾向。同时,吸毒、酗酒、赌博、黄色淫秽等不良爱好也会诱发心理疾病的产生。(头条图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的回答就是往里钻牛角尖,往里撞南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疾病的产生,是一个过程的累积,不是忽然就有的,长期压抑超过了临界点,就产生了这种疾病。
可能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许从小生活在家庭不和的环境中,也许和朋友一直存在冲突,没有得到解决,也许自己一直怀才不遇,也许一直在被逼迫着前行……生活、工作等等各种带来的不顺,导致自己一直处于负能量状态,而且没有及时得到调节舒缓,就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长期郁郁不欢、自怨自艾,恶性循环。
也有主观因素的制约。自己不够自信,太过敏感,即使有的看起来活泼开朗,但其实内心一片荒芜,不断地给自己施压,经常失眠,甚至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这种情况就是属于非常严重了,需要及时就医。
心理疾病,也是分轻重的。其实处于现实的社会中,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都会很大,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心理压抑的情况,但多数自己也能够适当自我调试,后面想通了也就好了,再继续加油生活。
如果自己一直想不开,越想越焦虑压抑,那么就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试着给予对方信任,接受帮助,改变一下自己,毕竟健康是自己的不是吗?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还有希望,如果认为自己很苦,那就请相信,比自己更苦的人,还在用力生活,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在当时天大的事总会有过去的那一天,如果固执地认为过不去,那就请让时间来证明,它最公平也最残酷。但是人要是垮下去了后面再想过去都没力气了。所以,无论如何,请一定好好生活,对于心理疾病,阿Q精神有时也会有一定作用的。
以上也只是个人理解,希望能有些参考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遗传、环境、事件刺激等各种因素的基础。2、这些因素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应激事件的刺激下,引发潜意识的改变。3、从而导致观念、思想的冲突,引发脑电波紊乱而产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