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把断续的故事写得有整体感?
故事,断续,自己的如何把断续的故事写得有整体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要有连续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这个问题很好。这个问题是所有故事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极有代表性,同时也是个焦点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很多人创作故事时都有这方面的困惑。故事、故事,不编不成故事。可是,无论怎样编,或多或少都会依据现实世界的生活实践来编。这些生活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素材。既然是素材,自然就不可能拿来就用,总需要做些加工、改编等工作,这些工作就是作者提到的“把断续的故事写得有整体感”。
另一方面,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极多,有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模板。因此,回答这个问题减少了很多难度。在众多成功者的例子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著名制片人于正的例子。于正制片的历史剧具有一个普遍的特点,于正归纳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谓“大事不虚”是指涉及到重大历史事件时尽量忠于史实。这一点,可以与题主提到的“断续的故事相对应”;所谓“小事不拘”是说对于小事,尽量不拘小节,展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求故事丰满立体,人物形象突出。这一点,可以与题主提到的“写得有整体感相对应”。
当然,“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并不是自由自在的胡编乱造,而是有创作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要有逻辑性,通过较为严密的逻辑串联,让故事看起来真可实信。比如,电视连续剧《美人心计》中有个情节,宫女欲报窦漪房大恩,就杀了代王刘恒的世子刘尊。这个细节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刘尊死了,至于如何死的,谁也不知道。脱离电视剧前后情节,单纯说宫女杀刘尊,并不合理,可是通过故事连续展开,层层递进,宫女杀刘尊在逻辑上就有了合理性。所以,把“断续的故事写得有立体感”的关键是注重逻辑性。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想象,填充鲜活、生动的细节,让这些细节层层递进,依次展开。这样,整个故事就活起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事有开头就有结尾,要把人物写的鲜活,动作,语气,栩栩如生的写出来,还要有感情色彩在里面。环境的述说也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设计一个故事,或者一条线索,然后将他们拓展延续开来,分别融入断续的故事之中,好像线索是树干和树根,断续的故事像是大树开出的枝叶,使其构成一个整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心去感悟,你就会发现整个故事都有联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续的故事?
是指写的磕磕绊绊吗?
写的磕磕绊绊要想提升,只有多写,多看书,多积累词语。等到知识量够了,在表达自己的时候才能精准的选中那个词。
然后要是剧情磕绊的话,提升整体感就是要注意细节和概述的掌握。
重要的地方要详细写,不重要的地方要略写,具体的你可以随便找一本小说,分析他什么时候时间流速变慢,什么时候时间流速变快,可以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续的故事只能说明不完整而已。故事有一个好的开始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尾,虎头蛇尾的故事比比皆是,曾经翻阅过卧龙生的一些书籍,开始写的都很诗情画意,但越往后翻阅,理想性和故事性就平淡许多。
还有我们大家热衷于谈论研究的《红楼梦》他就是一个断续的代表,许多专家学者对曹雪芹写的大加赞赏,而对高鹗续写的持否定的也很多,直至现在研究红学的也不在少数,就连作家刘心武也在动笔续写红楼梦。但他撰写的又有多少人认可呢?所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古龙的作品更是如此,不少的作品也只是为了卖钱有一个开头,后期因为承揽的写作任务多,加上自身个性等因素,后续的都是由别人代笔完成的,但这不妨碍他作品自身的影响。
上一篇:孩子现在上初中,家长该不该检查并辅导每晚的数学作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