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四大公子中最有名望的信陵君,为何酒色而死?
魏国,无忌,秦国战国四大公子中最有名望的信陵君,为何酒色而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广招门客 ,礼贤下士
魏无忌信陵君处于魏国走向衰落的时期,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门客。因公子为人心性仁厚又谦逊待人,无论士人才能高低,都谦虚且以礼相待,不敢因己富贵而对人骄傲。因此,周围几千里内的士人都争着来依附他,终招来宾客三千多人。魏无忌亦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赵国和魏国的危局,平生著有《魏公子兵法》。
说到信陵君礼贤下士,有两个小典故便可说明:
侯嬴:话说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名侯嬴年七十,因家贫在大梁夷门做守门小吏。信陵君听说后,前往拜访并馈赠厚礼,但侯嬴不接受。信陵君又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待宾客坐定后,带着车马及随从空出车上左位(古代以左为尊),亲自到城门迎接他。待侯嬴整理好衣帽后就径直坐到左位上,无丝毫谦让之意,可信陵君手握缰绳却更加恭敬,于是街市上的人都看到信陵君手握缰绳替侯嬴驾车。到家后,魏无忌便领着侯嬴坐到上席,并向全体宾客恭敬地介绍侯嬴。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当屠夫。侯嬴曾对公子说:'屠户朱亥,是个贤人,但一般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没在屠户中间。'因侯赢的推荐,信陵君几次去拜访他,最终成为信陵君的座上宾,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窃符救赵,破秦居赵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之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导致长平之战赵军大败,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57年,因赵王激怒秦王,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安釐(xī)王和信陵君魏无忌请求救援,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
后因秦威胁,魏王阻止晋鄙再进,军队驻扎在邺城名义救赵实为观望。因赵胜之妻是魏无忌的姐姐且赵已危在旦夕,魏无忌屡次请求安釐王赶快出兵,但魏王始终不肯听从。无奈,非魏王的虎符不能出兵,魏无忌听从侯嬴谋略,请求魏王宠姬如姬帮忙盗出兵符。魏无忌手持兵符假称王命代替晋鄙为将,晋鄙核验兵符但有所怀疑想要拒绝受命,此时朱亥一锤砸死晋鄙,信陵君接管了晋鄙的军队,开赴前线抗击秦军。秦军撤离,邯郸得救,赵国得以保住。
信陵君借魏王宠姬如姬之手窃得兵符,锤杀晋鄙夺取兵权,成功击败秦军、救援赵国。魏安釐王恼怒魏无忌盗了兵符,假传君令杀死了晋鄙,这一点信陵君也十分清楚,于是在打退秦军后,魏无忌让手下的将军带着军队返回魏国,自己与门客则留在赵国,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几年。
威震天下,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
之后恢复了元气的秦国乘着魏无忌在赵国,进攻魏国。魏安釐王焦虑不安,派使者去请魏无忌回国。信陵君回到魏国后,魏安釐王任命其为上将军,做魏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公元前247年,魏无忌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魏无忌担任上将军,都纷纷派兵救魏。魏无忌率领诸侯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这次合纵攻秦的胜利,使魏无忌的声威震动了天下,各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
抑郁不得志,伤于酒色而亡
五国攻秦,秦王因忌惮魏无忌,派人持万金到魏国离间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同时派人到魏国境内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本来安釐王就一直忌惮信陵君,他虽是信陵君的兄长,却因其才华和威望而倍感自身受到威胁。因秦一举而更加怀疑魏无忌,便使人代替信陵君执掌魏国兵权。
从此信陵君心灰意冷,回到魏国之后,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从此魏国失去最后支撑的顶梁柱,十八年后,魏国被灭。
源起魏安釐王猜忌
魏安釐王猜忌信陵君魏无忌,由一件小事儿便可知:一次信陵君与魏王下棋,有急报送来,说赵国出兵就要进犯魏国边境。这可是大事,魏王放下棋子就要召集文武商量对策,信陵君及时制止了哥哥,说大王不要担心,这只是赵王在打猎而已,说完就继续把心思放在棋盘上。很快又有情报传过来,确是赵王是打猎,不是进犯魏国边境。
魏王忍不住就问信陵君,说赵王打猎你是怎么知道的。信陵君手持棋子随口答,说他有个门客在赵王那里有线人,赵王有任何行动都会报告给自己,所以自然就知道。魏王纠结并强忍着下完了那盘棋,自此之后就再也不把国家大事交给信陵君来处理了。
魏安釐王是信陵君的异母兄长,因其才华和威望而日益产生威胁感。原因大概有如下:
1:信陵君为人仁义、名声在外,且以前深受父王宠爱,一旦自身想要篡权,必有众人拥戴,防不胜防。
2:其门客众多且料事如神,有才学的不在少数,为信陵君效力,只识信陵君而不识魏王,若怂恿信陵君做魏国国君,安能高枕无忧。
3:信陵君才华横溢且对于指挥打仗都颇有造诣,能文能武,因嫉生恨。
总之,在魏王看来,信陵君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他的才华与威望越高,名誉越好,越是自己最危险的敌人,防备还来不及怎会委以重用,况且更有外人挑拨离间。历来皇家或君臣关系大多皆如此,表面至亲骨肉甚至更是一母所生,也终究很少逃脱权力等的诱惑与考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魏无忌这样的结局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心灰意冷。我们从魏无忌早年的作风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真心担忧国家命运的人,礼贤下士,和其他三位沽名钓誉的四君子不同。那么魏无忌为何会用酒色麻木自己,最后死的如此憋屈呢?
第一点,能力太强,被安厘王忌惮。魏无忌门下食客三千,消息灵通,一次赵王在魏国边境游猎,军队惊动了魏国,等魏国君主知道消息,魏无忌早就已经打探清楚情况了。这样的能力让安厘王心惊。也埋下了猜忌的种子。
第二点,信陵君窃符救赵。虽然信陵君这样的做法挽救了赵国,但是他这样的行为无疑没有把国君放在眼里。之后居住在赵国,虽然起初受到了赵王和平原君的热情接待,但是等赵国危机解除后,魏无忌却被赵胜怠慢,赵国这样过河拆桥的行为让魏无忌气愤,之后离开赵国回到了魏国,可是这样他在两边都没落下好。
第三点,功高震主。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后,名声大振,平时也有很好的名声,而无能的君王已经被盖过了一头。再加上秦国的离间计,魏无忌可以说站在了风口浪尖。此时的魏无忌只有自污一条路可以保全自己。
上一篇:明星会喜欢普通人做自己的爱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