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如何处理?
孩子,小动作,老师小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如何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小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该如何处理?先说,这句话不成立。对小学生,班任也好,科任也好,不能开口闭口就说:“处理”;一定一定不能用“处理”这个太过严重、太过严肃的词,针对一个“小学生”,只是一个“小动作”⋯⋯
人有意识有手才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今打小爱动的人又何错之有呢?民间有俗话说得好:“好动的孩子都聪明”。也有一说:“左撇子,特聪明”。这两种说法大概指的都是行动的动和动手的手,且频次高还多少有点特别之处。
是的,打扰了“同桌的你”以至于“隔桌的他”还没完一一全班同学为“小动作”而哄堂大笑;仅此而已,还有什么,就该处理,小题大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办法,应找到爱做小动作的小学生究竟感兴趣的课,比如说:美、音、体。
在兴趣爱好上,动脑筋、想办法,爱做小动作的小学生全班一一红领巾、少先队,都帮助他,把小动作,用在明处,动就动到上冰雪运动课上,动就动到踢足球体育课上,少年合唱团,学年美术组,画起来、唱起来、动起来就行。
【延展阅读】
李兰颂:有报告称,中国小学生日平均劳动仅有12分钟,你怎么看?
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分钟。反差巨大。
针对这种现象,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调研组近日赴北京市党政机关、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实地走访,并发放千余份调查问卷,对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进行抽样摸底调查。原因何在?
此事绝非偶然。关于教育历来有三个字(德、智、体)、四个字(德、智、体、美)、五个字(德、智、体、美、劳)的方针,而说“德、智、体”居多。当然,谁能真正主宰自己人生的命运呢?父母让子女自我选择人生道路,是应该尊重事实和分年龄段的;圈养也好,散养也罢,主宰一词,言过其实。
我年轻时在报社跑文化口。一次动物园虎妈断奶,由母狗奶虎崽;我采访带去儿子,让小小的他,抱小小的虎,儿子和虎崽一起照相,就算上景阳冈吧。车臣共和国办歌舞晚会。高加索雄鹰舞统一装束,两米多高大个子打头,后边一个比一个矮,直到出现幼小舞者。为让儿子见世面,登台与舞者谢幕。
走后门花半价捐资助学让儿子读最好又离家近的小学。开学第一天接他回家吃午饭,见儿子正打开一饭盒,说:“我举手,发我的!”可旁边一女孩在哭。“还人家。明天带!”着实不放心,第二天去看,儿子对我说:“到现在厨师也没来给我做饭炒菜。”“你皇上啊,还有御厨。”他还没弄懂,先送蒸锅热。
你没给他带饭盒,他打开热饭盒正要吃;你给他带了饭盒,他差点吃上的是冷饭。千奇百怪并不等于千锤百炼一一这一切不都说明一一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试教育是存在,素质教育在倡导。若以“德、智、体、美、劳”居多,就等于“立德树人”的完善一一切实完成独生子女时代向二孩时代开启的预期过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课堂爱做小动作的学生,我是这样做的:排座位时,将这些学生排到前排,让他们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时时盯着他们,一旦发现他们有做小动作的苗头,轻轻走到他们身旁或者用眼神提醒他们或者突然提高讲课的声音。除此之外,安排一名优秀同学坐在这些学生的身边,老师不在教室时,让优秀同学监督管理他们;有时还要请家长一起帮助这些孩子改掉爱做小动作的毛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这是给小学生上课的老师经常遇到的普遍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恐怕不但会影响搞小动作的同学本人,也会影响他附近学生的听课效果,但制止和纠正得太明显,把握不好分寸,也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这就要求老师针对学生搞小动作的不同的情况,分层次地加以制止和纠正。
首先,管理大多数。平日里,在上课就给学生养成好习惯,防患于未然,这一点很重要。比如,我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规定:调整坐姿:头正身直,目视前方,双脚平放于地面,双手左下右上,平放于桌面上。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同学们的坐姿出现了一些偏差,就及时提醒他们:调整坐姿!随着一节一节课地过去,大多数学生都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坐立习惯,也能集中精力听讲了。
其次,管理少数。尽管大多数同学养成了好的坐立习惯,但也会有少数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又开始搞小动作了,尤其是手的动作,现在,好多同学上课都把手放在嘴边,时不时地就抠嘴,所以,看住这样的同学的手,很重要。在讲课过程中,眼睛要经常关注他,一旦他的手开桌面,要往嘴边移动,老师就盯住他,做一个双手调整坐姿的动作,再用眼神示意他,他就会立刻坐好,这样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又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更不会影响正常讲课。
再次,管理个别。对于个别的已养成抠嘴咬手习惯的孩子,那就要恩威并施。比如我带的学生中,有个五年级的女生,从小就养成咬手的习惯,十个手指甲,从来都是秃秃的,连家长都没有办法,但她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教她的方法都能很好地用在作文中。这样,在我讲课时,因为我总调整坐姿,她相对好一些,能控制住自己,尽量不去咬手。可是,一开始写文章了,她就边写边开始咬手了,我用平和的语气提醒她两次,第三次再犯,我的声调就提高了,这孩子自尊心强,被我批评后,总用眼睛余光看着我,努力地控制住自己。假期上了20天的作文课,她手指甲长出了一点。放寒假那天放学时,我走到她跟前,告诉她:给你留个额外的作业,开学来,我要看见你的手指甲还在。三月份第一个周六,讲完课,我走到她面前,她主动把手伸出来,让我看,还说:老师,我手指甲还在。他爸爸妈妈之后激动地跟我说:老师,太谢谢你了,12年没见到她的手指甲,终于长出来了,先前我们管,她也不听。这孩子作文结业后,上了初中,有一次她妈妈碰见我,说:我家孩子在班级作文总是最好的,老师经常在班级的群里表扬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