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有佛祖割肉喂鹰,为什么唐僧不割肉渡化妖怪呢?
唐僧,佛祖,妖怪古有佛祖割肉喂鹰,为什么唐僧不割肉渡化妖怪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有佛祖割肉喂鹰,为什么唐僧不割肉渡化妖怪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位的大作已拜读。都有道理。但是我们现在要怀疑一切,不妨提出疑问:所谓佛祖割肉喂鹰,历史上果有其事吗?不要凭空论空,辩证唯物主义讲究论据,不做无稽之论。如果你信,那么证据呢?
佛教宣扬的教义自有真理,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论三生,颇有道理;须弥芥子,是指微观宇宙和宏观宇宙互相转化,也是可能的。但是佛教的某些论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逻辑链,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经不起推敲的,这是需要去粗取精,需要扬弃的。佛门中人有智者,也有愚者,可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者可谓恒河沙数,过江之鲫。
立足于干大事,看似很好很慈悲,实则似是而非,大而无当。我们每个人做好只需做好自己,那么这个世界自然前途无量,一片光明。老想着改变世界,实际上远远不如改变自己来得事半功倍。
一得之见,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游记 是吴承为了恩影射和抨击当时明朝制度的春秋笔法 和佛教思想完全的没关系 原著里唐僧是不愿意去取经的 这一路上也是多次动摇过的 只是圣命在身 观音法旨在肩 不得不去 还有所谓的吃口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的说法 估计也是如来放出的口风 再有这一路的妖怪 大多都是天界大神的坐骑 宠物 仆人 更有如来的大舅哥 这些所谓的妖精根本不屑于吃唐僧人家本身就是长生不老的 真想吃唐僧的下界散妖大多又打不过孙悟空哥几个 所以唐僧肉不是你想吃 想吃就能吃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分析一下佛祖‘割肉喂鹰’这个故事,佛祖为救被鹰抓住的鸽子,割下自己的肉喂鹰。故事本身是荒谬的,今天鹰吃饱了,明天呢? 会不会再去抓鸽子? 假如不止有鹰,还有虎、豹、狼等怎么办? 佛祖能有多少肉来养活整个世界的食肉动物? 其实透过表面,故事想表达的意思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善良,应该放弃所有执念,那怕放弃这些执念对人来说很痛苦。可是学佛人又有多少人能悟懂?、多少人能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问题很容易被表象给迷惑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就比如这个问题看起来佛祖和唐僧的做法是两个对立面,而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佛祖和唐僧的做法是一样。我们先看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据说这是在佛陀成佛前,修菩萨道的时候,是佛陀的前世的事情,在《六度集经》中就有记载。这个故事大致说佛陀在森林打坐,看见一只老鹰追赶一只鸽子,那只鸽子正好飞尽了佛陀的袖子里。老鹰想让佛陀放出鸽子让它吃,佛陀为了救鸽子不放,老鹰说我肚子很饿,你救了鸽子却害死了我。于是佛陀用刀把自己的肉割下喂老鹰。
这个故事其实还没结束,佛陀不论怎么割自己的肉都达不到鸽子的重量,最后把自己整个人放在秤上,才和鸽子一样的重量。原来老鹰和鸽子都是佛变化而成,来考验佛陀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两点:
一,佛陀割肉喂老鹰,除了救了这只鸽子,也救了老鹰,牺牲的是自己。这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精神。
二,老鹰吃肉,这是天生的基本的食物需求,是为了活下去的需求。
三,从表面上看佛陀用自己救了一只鸽子和一只老鹰,却救不了天底下所有的鸽子和老鹰,甚至狼虎等食肉动物。实际上佛陀不是在做行为艺术,而是用这个举动老感化老鹰,甚至感化到所有的老鹰和食肉动物。而这里的鸽子代表的是弱势群体的众生,老鹰代表强势群体的众生。佛陀要感化的是所有的众生。这就好比儒家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的一个小小的善举为了是可以引发出蝴蝶效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么我们在回头看唐僧,唐僧不让妖怪吃他,反而让孙悟空打死妖怪。如果说佛祖的做法是为了扬善,那么唐僧的做法是为了除恶。其实质上是异曲同工的。他和佛祖面对事情是不同的,有以下几点不同:
1,老鹰是天生的饥饿,它吃鸽子只是为了基本生存,没有善恶的观念。而妖怪吃唐僧是要长生不老或者法力大增,这是一种欲望。孙悟空打死妖怪,其实是在灭除邪念欲望。
2,如果唐僧成全了妖怪,让妖怪吃了,后果可能使得妖怪法力大增,它会更加的祸害人间,甚至威胁到天界,那么唐僧就是在助纣为虐。
3,西天取经的路上所遇到的妖怪代表的是人的贪嗔痴,在佛教中这是三毒,所以必须得清除掉。因此才有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而老鹰其实是众生,所以要感化。
事实上不论是佛祖的割肉喂鹰,还是唐僧让孙悟空用金箍棒打死妖怪,一个是扬善,一个是除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清净无恶的净土。就像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他们其实也是同宗异路,因为人是由“善”和“恶”混合而成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是要扩大人的善心;荀子主张性恶论,是要抑制甚至清除人的恶根的。这如佛祖和唐僧的扬善除恶也是相似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