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伟大的诗人,是如何创作的?
诗人,伟大,都是伟大的诗人,是如何创作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似乎要回答写作方法,其实,是个艺术境界问题!伟大的诗人必现有崇高的艺术境界,才能创作出著名的诗篇来!
诗人的创作就是把自己对人类社会的集中反映,通过构思、想象与情感,运用意象、意境塑造出艺术形象,诉诸高度精炼、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
按照这个创作方法,一些人能写出诗词,并成为诗人,但未必能成为伟大的诗人。成为伟大的诗人,不仅要掌握一般诗歌的写作方法,还要有超越一般诗人的崇高艺术境界。
那么,伟大的诗人是如何通过崇高的艺术境界,创作出名诗佳作的呢?
一、表现宽阔胸怀,远大志向
伟大的诗人多有着传奇的人生,丰富的阅历,他们胸怀广阔,志存高远,表现在诗歌中,往往成为佳作名句。屈原的《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的《奉赠韦左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诗词写得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成为千古名篇。
二、表现丰富感情,深刻思想
伟大的诗人不但心怀鸿鹄之志,而且感情丰富,思想深刻,并将其倾注在诗篇里。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抒发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流传百世。
三、表现爱国恤民,民族大义
伟大的诗人可以超越自我,胸存大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诗歌创作中突出表现忧国忧民,民族大义。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陆游的《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歌饱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体恤,对民族的关切,慷慨激昂,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四、表现热爱生活,崇尚自然
伟大的诗人不仅善于表现高远理想,宏大志向,还善于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自然风光的美好。陶渊明的《饮酒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诗篇让读者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了生活之美、人情之美、自然之美。
五、表现独特风格,创新艺术
伟大的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传奇人生,思想情感,往往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艺术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与颠沛流离,采用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三吏三别》,通过雄浑广阔的艺术境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苏轼坎坷多舛的命运、忧国忧民的抱负、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使他超凡脱俗、开朗通脱,形成了诗歌的创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其《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意境恢弘、想象新奇、感情奔放、挥洒自如,表现出了气势豪放、飘逸旷达的艺术境界。
以上五个方面的艺术境界,是对著名诗人创作的归纳与概括,伟大诗人的创作也许符合三四个,或许符合二三个,但是符合其中一二个方面的诗人,也未必称之为伟大的诗人。例如唐后主李煜在情感表现与艺术风格方面别具特色,可作为一国之君他只有小我,没有大我,诗词中多是春花秋月、雕栏玉砌、朱颜翠鬟的意象,而缺少庙堂忧民,浩然正气,重整河山的情怀,所以他可以称之为著名的诗人,而不是伟大的诗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世界乃之历史,没有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生诗雅来,和韵有情怀。天下识闻广,境临人涌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检验领袖的标准是他领导下的国家和人民是否强大和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伟大诗人是以自己所学,加实践,加胸怀而创作的既贴合实际,又能让人看的懂的非凡诗词。如现代伟大诗词家毛泽东主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有哪些动画是你一口气追完并且觉得值得推荐给别人一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