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做一个有趣的儿童美术老师?
孩子,老师,美术如何做一个有趣的儿童美术老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做一个有趣的儿童美术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1.作为一个儿童画的老师,一定要好学生做好朋友。你把儿童当做好朋友了,他们也会把你当做好朋友,就很容易打成一片,这样儿童就很容易把复杂的东西学会了,你教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2.儿童的心里很复杂的,虽然有时候他们不会表达出来,但是有时候会拒绝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了解他们心里的问题在哪里,跟着他们的思路,,理顺他们的思路,那么问题就很好解答了。
3.现在有很多学画画都是因为家长喜欢,有的小孩不是很喜欢画画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懂得怎么去引导我们的小朋友,让他从不喜欢变得很喜欢,首先你得从他喜欢的东西和他合作一起把它表现出来,当小孩子看到他自己画的东西的时候,他也就喜欢画画了。
4.最后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小孩子的兴趣,这个是很关键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好老师一定有“审美”。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一些温情的瞬
间,引导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美好、有趣的事物,鼓励孩子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那些美好、有趣的事物,激发家长对孩子作品的认可。学生的每一张画就是孩子眼中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感受,学会欣赏孩子画的每一张作品,就是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美术课中的表现就越糟糕:不是不带美术材料,就是寥寥几笔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在每个班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是应付老师的检查就是表现的内容毫无生动可言。美术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美术的课堂教育中应该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子:美术的课堂知识中有诗、有画、有色彩、有意境、有布局、有格调……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有快乐,有激情,有成功……会被美术中的美丽景色、色彩的变化、精巧的制作等手法所吸引住。美术课应该激发起学生知美、爱美、造美的情感,感受着美的气息,最终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爱着美术,自觉不自觉的受着美的熏陶,改变着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这是学习美术的最终目的。那么美术老师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去开展美育呢?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教学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师生能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怎样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美术教师呢?
一、教师形象的塑造。
(一)、外在形象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会被外表光鲜的人所吸引,也会更喜欢外表有魅力的人。因此,良好的形象具有诱目性。在人际认知中,第一印象会产生持久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后续的信息传达。如得体的服饰衣着、和谐的色彩搭配、优雅的举手投足、幽默睿智的神情,既不失严谨性,又有一定时尚性,往往传递出可亲、可信赖、知性、时尚等信息,对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魅力,在师生关系建立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应为人师表,按照教师规范与审美规律对外表形象进行整饰,使其更具魅力。然而美术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我们是美的传教士,形象更应该富有时代朝气,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但是也不能超出小学生接受的尺度之外的标新立异。事实证明:具备外在美、仪表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师可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上好美育的第一课。
(二)、内在气质与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彰显着个人的品位,而且代表着整个教师群体,教师更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言行举止的每一个细节所起的示范和教育作用是展现个人形象魅力,赢得社会认可和学生爱戴的关键所在。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才是当代教师自
我形象塑造的理想目标,也是当代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本期开学我就做过这样的调查:你喜欢怎样的课堂?你喜欢怎样的教师?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不够全面,但可以从中了解到怎样的老师才受他们欢迎。总结起来他们喜欢:温柔的、有气质的老师,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和善的,能和他们做朋友的老师……科任教师不可能像语数老师那样长时间的和几十个孩子相处,通过日久而深情,我们更多的只能运用自己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爱屋及乌,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具有艺术的语言和手段去抓住孩子的心,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时候,要选用教师的智慧和教育的机智进行处理,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了事。这就对这时代的教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有博古通今的知识含量,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要有洞悉学生心理的观察力和内外兼修的人格魅力。
总之,要让孩子喜欢上我们的课,那就需要他们先喜欢我们这个人。所以,我们只有向书本学习,向孩子学习,向专家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孩子的变化,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二、用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人见人爱”?答案并不唯一。但有一点,那就是对学生的无私的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心里没有学生,那想让学生喜欢你也是不可能的。首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当众批评他们。因为他们不成熟,所以来到学校接受教育,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给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这过程中肯定是反复无常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他们,和他们建立信赖、融洽的师生情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情感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紧抓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科任老师一直在学科中处于威信的劣势地位,一周里每个班的课时量少,平时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就少,再加上所授的班级又多,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去针对一个班集体的学生进行了解,大多数科任教师都不能准确的叫出所授班级里所有的学生的名字。缺乏感情的交流,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形成一定的屏障,这就要求我们科任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时间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接触:课前提前几分钟去教室,课后多在教室停留几分钟,每次和那么几个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下,让他们先从情感上不排斥,逐步让孩子喜欢老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我们的批评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每个班里的纪律差生和学习困难生,我们更是要关爱有加。曾经有位老师的话深深的触动着我:“我们只有教
上一篇:怎么反驳“一个巴掌拍不响”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