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为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治国为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为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谏如流则吏治清廉,吏治清廉则天下大治,天下大治则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则民风淳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作为它的开创者,李世民同样是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那么,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之治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治理经营出来的呢?
第一,减轻徭役,少收赋税,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们节省开支,减轻徭役,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
第二,撤关去卡,让利于民
公元626年,刚刚即位的李世民发布诏令,撤除潼关以东所有管卡,让货物自由流通。并实行商业税全免政策,唐朝社会逐渐繁荣。因为唐朝战乱刚刚结束,急需休养生息。中国很多朝代在开国之初,实行的都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李世民的政策最为出色。
第三,善于用人,完善科举,德才兼备
在用人上,他完善了科举制度,那些学子必须要德才兼备才可以,否则缺一不可。就是在这样的标准下,使得人才能够更加合理的被运用。而且他也特别的善于用人,凡是那些有名的人才,他都尽量召集到自己手下,比如说房玄龄、王珪等人才。
第四,小政府,大社会,减轻百姓负担
朝李世民创造了历史上最经典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蓝本。李世民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这应该是历朝人数最少的政府了。
第五,总结教训,改革吏治
李世民确实在治国这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天赋。他登基后,就开始总结之前朝代的那些失败的经验教训,他采用了一种柔和的方式,让百姓慢慢的恢复过来,但也不要在一些政策上放松不前,而是缓慢的施行。同时,对于皇权也进一步集中,将丞相分为了三个部门,而且这三个部门也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让皇权就更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了。
第六,解决兵政之患,社会公平
唐朝李世民时期,把农业税降低到五十税一,这比汉朝“文景之治”时的三十税一还要低很多。李世民的宽松政策持续了120多年。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 ,让富人出钱养官,让地方出钱养兵,减轻财政负担,让利于民 。
第七,开明自信,开方包容
我国历史上,要论开放开明的程度,唐朝绝对是历史上都少见的。当时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统治者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而民间就更是如此,唐朝当时汇集了周围各个国家的人,在大街上,你能看见很多明显是别的国家的人,各险种各样的服饰、各种各样的语言、各种各样的习俗。而这样各式各样文化的交留和碰撞,让人们的思想包容性也非常的高。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资治通鉴: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紧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博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
李世民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商品贸易,创造出一个被后世称頌的贞观之治 ,不过也应该指出,当时的社会也不一定那么完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不过是个别史家对当时政治清明的赞誉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搞得人人自危,防火,防盗,什么都防,走路都得小心,不注意性命都难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能在书上看看。天方夜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穿越了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路不拾遗,那千百年来,只有毛泽东六七十年代了,上到点年纪的人,无人不晓。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上一篇:32岁未婚女,面临交房在即,和男友计划结婚生子还是去入职上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