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关于成长的电影?
电影,他的,的人有哪些关于成长的电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美军对钢锯岭再一次发起了总攻,他们坚信了跟道斯一样的信念,最终一举成功拿下钢锯岭。战争结束后道斯也回到家乡,跟自己的妻子完婚了。
而真实的人物故事也是这样的,这个一辈子没有拿起过枪的战士,活到了八十多岁无疾而终。信念这个东西有时候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你相信你所相信的东西,坚持维护你的信念,终会有奇迹发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成长类的电影有很多,在这里小胖给大家推荐一部很经典的电影。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没有很华丽的拍摄技巧,也没有在制作方面多么的精致,但是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也去你看一遍电影,就不会再看第二遍,但是这部电影,你没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触。
如果有十个人《阿甘正传》,那么这部电影带给这十个人的感触都是不一样,唯一能够让所有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阿甘坚持的奔跑,无论前面多么的危险和未知都阻拦不了阿甘奔跑的动力。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成长类和励志类电影中很经典的电影了,很适合青少年和奋斗中的你观看。
电影中的阿甘先天性智力有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就像他从小喜欢跑步,并坚持的跑步,他做的任何事,都跟他跑步一样,没有放弃过,认准一件事勇往直前,在别人嘲笑的言语和目光中,坚持的把自己认准的事情做了下来,并且得了回报。
阿甘从内到外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很多人所欠缺的,我们要像阿甘一样,执着的做好一件事,并且做到完美,才可以获得成功,并且结果可能会有意外之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狗十三》
以下部分转载自豆瓣
电影的表达方式很棒,它是自由的。一句台词,一个镜头,一个表情,导演和编剧不会直接的告诉你,他在“说”什么,荧幕展现的“语言”,需要靠你要自己去感受。
《狗十三》一个以少女成长为切入点的独立电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终于得见天日在院线上映。
强烈的共鸣,让电影引起巨大讨论。
这片土地上,没有成长,只有阉割。
《狗十三》小影之前推过,今天这部提名金棕榈的土耳其电影,是《狗十三》的成人版。
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阉割在童年只是个开始。
《野梨树》
金秋的山野,冬日的雾气,树叶间的阳光。
很多人是冲着画面来的,小影也是。
原以为是个文艺片,但看完觉得自己被骗了。
它完全对得起提名金棕榈,也完全对得起高评分。
豆瓣8.0,IMDB8.4。
电影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执导,他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影片《冬眠》曾横扫欧洲各路大奖,也获得戛纳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霸王别姬》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华人导演王家卫曾获戛纳最佳导演。
时隔四年,锡兰继《冬眠》之后的《野梨树》,同样提名金棕榈奖。(2018年金棕榈奖《小偷家族》)
土耳其 安纳托利亚
年轻的锡兰大学毕业后,带着他呕心沥血创作的文学作品,回到家乡。
他的梦想是当个作家,以笔为剑,凌驾于一切之上。
锡兰是狂傲的。
他不相信宗教,鄙夷社会的势力与肤浅,反感家乡的落后与平庸。
正像所有刚走出校门,满腔热血准备一展宏图的大学生那样。
他坚信自己不同寻常的《野梨树》,一经问世就会震动整个文坛。
但是,出版经费是横在“天之骄子”面前的难题。
父亲是个小学教师,平时教书,周末在山上放羊。
挣得少还喜欢赌马,为此欠了邻居不少钱。
他的不着调还表现在“打井”这件事上,他想在山上打一口水井,美其名曰:绿化山林。
邻居们都劝他放弃:这里打不出水,但他孤注一掷,相信自己的判断。
家里靠不上,锡兰只能自己想办法筹钱。
为了出书当作家,他着手准备教师就业考试。
在备考的时候,他还遇见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作家。
说是请教问题,但语气里充满了不屑与暗示。
年过半百的作家面对一个毛头小子,一开始并没有很生气。
毕竟谁都有年少轻狂的那会。
但谁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你可以大谈理想,但不能一味嘲讽我所生活工作的现实。
“年少轻狂”“童言无忌”很多人认为年纪轻就可以畅所欲言,但小影觉得任何年纪都应该学着为自己的言语负责。
就算是孩子,也应该先站在尊重他人的角度,再天马行空。
更何况你已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锡兰在言语中总在暗示作家的能力平平,只能在这样的小地方讨口饭吃。
最后作家急了,我只想平静的写我的东西,什么诺贝尔,什么文学成功,你自己留着吧!
人越渴望什么,越会炫耀什么。
锡兰就是这样,他的书还没出版,但张口闭口都不离文学奖。
但对于作家来说,自己的书受到读者喜爱,至于得不得奖倒不太重要。
锡兰的《野梨树》他描写的是故乡的人与事,但又不让自己沉浸其中,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审视评判。
《野梨树》完全是一本脱离实际的书,出版社的经理也这样批评了锡兰。
经理没有锡兰这么高的学问,但他认为社会同样是所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他每天都要与时俱进的学习。
脚踏实地,相信生活带给你的感受,努力奋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