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不是和“顾客就是上帝”一样是句空话?
老师,学生,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不是和“顾客就是上帝”一样是句空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这话的人对于教育之事是一窍不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是错误的。是违背辨证唯物主义的。不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别,把十个手指看得一般长。
我们在师范学习《教育学》理论时,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是德国教育家莱布尼茨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是万能的,就用不着军队,警察、监狱。如果是万能的,学校招就用不着起分线了,不用讲分数线划片招生就好了!如果是万能的,清华北大教授能把一个考个位数的学生培养成科学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挑的却是高材生。
为什么各级的学校争着招收优秀的生源。大家是心照不宣的。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先在一个乡镇中心小学任教,觉得按教育理论办,没有特别化多大的劲,统考成绩名列第一,后来去下面村小教去任教,化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化上了吃奶的力气,但统考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下,什么原因?就是生源的不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凭心而论是危害极大,现在愈演愈烈的补课风湖,就是冲着这句话来的,只要加班加点,就能把孩子教好,就能出好成绩。
其实是不可能的。学习不像挑担,如果老师布置挑30担水,那咬咬牙,坚持到深夜一定能完成的。但如果老师布置三道数学题,智力好的半小时可以搞定,那智力差的恐怕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独立完成!
天生我孩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千军万马往独木桥上挤?为什么削尖脑袋往清华北大挤?
挤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不是万能的,学生不是万能的,家长不是万能的。承认客观差异,因材施教,因材选校,为自已的学生,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拔苗助长得不偿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有教不好的学生,而老师都是好老师,老师尽力了。为什么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倒数第一,这是老师的责任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考不上大学?其实有的学生就是不原意学,如果学其它的他就很愿意学。为什么有的老人在晚年还要学习,就是他们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说的是普遍情况,不能太绝对的去认识。有的学生真的教不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在不功利的环境,非常有用。因为学习承受压力,必须是从人的性格特点而设计,人在自觉性学习,才能把握住知识点,越学越自信。
知学生者没若孔子,孔子说:德行好是颜渊,言语好是子贡,文学好的学生是子游。
孔子还与学生之间培养良好情感,与颜渊情如父子。这种非功利的师生情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愿动力。
孔子的学生孙师贤才,但偏执,孔子指出:过犹不及!
冉求平时胆小退缩,孔子鼓励他听到了就去做。子路胆大,孔子则要求子路,有父兄在,要商量一下再做。这就是因人而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过分夸大教育功能,忽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使早就被批臭了的教育万能论。我弄一班学生给他们,看他们能否让这些学生考上本科。照他们这理论,现实中没有一个合格的教师,更没有一个教育家。只听这个学校吹牛,没听这个学校教学名声多响,众多学校去听课学过,没听说哪个学校学出好效果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的智商和行为,有很大一部份是父母遗传的,有些孩子有天生的劣性,再加上孩子的家庭气氛不好,形成了家庭教育和老师教育的反差,所以老师再怎么耐心和忍耐都于事无补。要教育好一个孩子,不能单寄托在老师身上,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庭教育缺失而把一个有劣性行为的学生的教育全部推到老师身上,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错误同“最苦不能苦孩子”是一个异曲同工的错误。
上一篇:大学刚毕业,学的是建筑专科,现在一是去学室内设计,二是去做通信,选什么比较好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