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历史上,李鸿章是曾国藩选定的接班人吗?
曾国藩,自己的,事业在历史上,李鸿章是曾国藩选定的接班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历史上,李鸿章是曾国藩选定的接班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鸿章在初出道的当时,是投入曾国藩的门下当差的。但是李鸿章在和太平天国作战中以超众的才能建立了不世功勋。也确定了自己在大清帝国的历史地位。至于在李鸿章的晚年历史地位则与曾国藩无关,完全是自己的能力决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国藩有无数幕僚弟子和部下,曾国藩并没有直接确定李鸿章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在曾国藩之后,的确是李鸿章接续了曾国藩在大清的事业,甚至所做更盛。了为何如此?李鸿章真的是曾国藩的指定接班人吗?
在曾国藩的事业中,有理学即学术事业,有国家功名事业。曾国藩乃理学大儒,李鸿章学术无心于此,曾国藩不图虚名,无意于官运亨通,李鸿章则‘拼命做官’,步步高升不嫌官大。那为何曾国藩会重点培养李鸿章?
首先,李鸿章是曾国藩最开始的弟子。李鸿章父亲李文安虽无大作为,且没有过人的才学,但他却在曾国藩还没出名之时送李鸿章,李瀚章兄弟拜其为师,其眼光可见一斑。‘’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奠定一生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严格来说,李鸿章是曾国藩规规矩矩的弟子,因为他行过拜师礼,比曾国藩后来出名之后拜师父的要亲切许多。
李鸿章年少便有才学,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入京赶考,当时写了《入都》十首以抒其志,其中一首写到:‘’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可见其志其才(其余的可以自己查看)。
曾国藩爱才,惜才,喜做伯乐而识千里马,愿为春风而催百年树。李鸿章当年才20 岁,便有如此志向,曾国藩自然对他要高看一眼,重点关注。至于今后培养成什么人,是不是接班人倒没有考虑。而且李鸿章后来‘’宠荣利禄利害计较甚深”,虽当时“天下滔滔,当今疆吏中不信倚此等人,更有何人可信可倚?‘’但与曾国藩高洁之人格相去甚远,曾国藩自制,自谦,自洁,自省,信奉阳明心学,自然不会让李鸿章来影响甚至玷污了自己的理学事业。但是论公务办事,案牍官场,经世略国之能,当时无人能比李鸿章。。这就是后来史学家蒋廷黻对他的评价:“李鸿章之人格,能入人之脑而不能入人之心。”
李鸿章身上有曾国藩的影子。李鸿章敢于承担责任,有胆有识,不计毁誉。无论是后来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好事坏事都是他一人挑着。条约他签了,学习西方他主持,战败之责,战和之商,乞降之任皆是他承担。且李鸿章办事豪爽,不拘礼节,不喜虚假,实事求是,这都是曾国藩天生就有或者后来磨练出来的品行。
其中李鸿章做事果断恰与曾国藩缓儒的性格互补。每当曾国藩遇事不决时,都是李鸿章在一旁才得确行。曾国藩评价他:“少荃(李鸿章)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再者,李鸿章虽有小聪明,滑头。但本性不坏,知错能改,有责任和自信心,都得曾国藩赏识。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自然的接续了他的衣钵。无论是他发自内心的自主还是时局所需,他都成为了当时国家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人之一。无论搞洋务,办西学,练新军,做外交,都是他们都没曾想到和无法掌控的,乃历史的选择与形势。完成历史交给李鸿章的任务比继续曾国藩的衣钵要重要的多,但对于曾国藩的理学事业,他最看重的留史之作来说,李鸿章还是没有资格的,李鸿章只是‘’拼命做官‘’,求得经世之业。
上一篇:玩家建议《王者荣耀》对局结束后增加一个点“踩”功能,策划也认为有意思!你觉得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