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用“你”称呼父母就是没教养吗?
父母,我觉得,你的用“你”称呼父母就是没教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用“你”称呼父母就是没教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用“你”称呼父母就是没教养吗?这需要分环境、情境、语境,也要看家族、家史、家风,应无关乎有无教养,多为生活习惯使然。一切以不唐突又确定合时宜为紧要。人称代词的日常使用,双方愿意算合乎情理。
大凡说话办事讲规矩,是先要懂讲忌讳的。我小时候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尤其如此,而且,忌讳特别多,不说则已,一说准错,气得大人够呛,自己全然不知。你、你、你的,直呼大人当然不行,要称您、您、您。
顺便说一个错别字将错就错的案例:身分不明,表明“身分”二字,正确的写法是“身分”而不是“身份”;只是由于“身份证”初始写错,迫使《现代汉语词典》容允,因为身分证发出去太多了,语法只好法不责众了。
老想说一个响白字一错到底可别介:总有俊男美女在父母培养下学有所成,更有钱周游世界回来写书出版,在交通台传播推广:《我带爸妈去旅游》。好个孝敬父母,不会使用动词,旅行社全陪地陪有叫“带”的吗?
两个大病句,随处听得见:一是“没有一一之前”,“之前”哪能“没有”,随便看一档电视节目,很容易听到这句话;二是“排名不分先后”,不分先后怎么排名?应该“排名不分主次”,这主要在印刷品上容易出现。
每年央视春晚,有些人的问候观众一定会觉得格外熟悉。没错,他就是冯巩。那一句“我想死你们了”让观众记忆深刻。从1986年至2018年,冯巩已经32次登上春晚,19次获得一等奖。最不该说的是一再说的“死”字。
我小时候,母亲给买了支塑料滋水枪玩。先是姥姥反对,我一弄一身水,气坏邻居爷爷,说寸铁不指人。怎么讲“死”这个字,在除夕夜当祝福语拜年话说,绝对是最大的忌讳,可惜没有反对意见,甚至于不说都不行了。
【资料链接】:2019年1月25日,央视春晚第二次彩排的时候,冯巩的小品节目未亮相。有春晚相关人士透露冯巩小品被列入备选。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冯巩的小品已经被毙,将无缘创造连续33次登上春晚的纪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觉得。如果我老是跟他您您您的,他一定觉得我是外人,我会喊他老板,喊我妈老板娘。有时候喊他男神,有时候喊我妈女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观点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称呼了你就没教养,但如果经常这样,而且随时对父母大呼小叫、哟五喝六的,这绝对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当然也是没教养的表现。
如果是偶尔为之,而且是关心父母,情急之下对父母的责备,实质上是爱怜,这不能说是没教养。比如“叫你不要去,你偏要,看吧,受伤了吧。快快,去医院,弄点药。走啊走啊,我陪你去啊,快点。”等等言语,体现对父母的关怀之情。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很少直接用你或您称呼,一般说事、询问等都是开口爸或妈,已经习惯成自然。
而在一些庄重场合,比如父母寿辰或儿女婚庆场合,需要子女答谢辞的,偶尔会抒情式表达,大多用到您。如头发花白了,您还在奔波。如儿女成人了,您还在忙碌!等等。这是敬称,表达感情,应当如此!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应当对父母尽孝心,儿女也应当对父母多尊敬!
但我认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首先我觉得称呼父母用你这个字其实并不是没教养!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简单,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都是一个小孩子,所谓养儿到一百长忧九十九。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事情父母都会原谅你的,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呼在父母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我见过我朋友在家称呼自己的父母为大哥大姐,这难道就说明他没有教养吗?答案刚好相反,因为在他们一家子里,都能以朋友相对,我朋友有什么事情都会跟父母说,就像跟朋友倾诉一样。但他在外生活工作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的人,在单位里很受领导欣赏,在同学间与同学的关系都很好。
而我在家也是经常用你来称呼父母,难道我就没教养了吗?并不是!
所谓的教养我觉得是自己人格的提现,而不在对父母的称呼上,有时候你跟别人熟了甚至可以称兄道弟的关系,你还会每次都叫他的名字吗?
但在工作中或者做生意的时候,对待同事,领导,和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一定要注意称呼,切记不能太随意,一定要注意场合把控称呼用词,因为这些都是许多老前辈教我的!这样可以让别人看出你的教养来!
最后回归问题,我觉得对父母的称呼不能提现有没有教养,只有在外面能时时刻刻保持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说明是否有教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