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一个农村人你还保留哪些具有“童年回忆”的小习惯?
现在,童年,农村作为一个农村人你还保留哪些具有“童年回忆”的小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一个农村人你还保留哪些具有“童年回忆”的小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笔者是河南豫北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当看到这个问题,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曾经的经历就像放老胶片电影一样,记忆犹新。
小时候的生活与现在相比,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贫苦”二字。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落后,自己的部分童年是在黑灯瞎火下度过的。后来才用上了电灯,五间屋用15瓦的灯泡。
因为那时候的农村,能用上电灯的家庭比较少,很多家庭都是用的煤油灯。蜡烛在那个年代,属于奢饰品。因为蜡烛的价格相对于煤油来说,是昂贵的。那个时候,蜡烛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买几支,主要是供奉神灵用的。
在河南豫北,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相当于把年过完了。农村有这样一句话:“年也过节也过,光剩去推磨”。这就是豫北农村过年的真实写照。
过年后,家长买的蜡烛燃烧不完,都成了半截的。所以,在渴求的目光中,家长就会把这些剩余的蜡烛奖励给家中最听话的孩子。笔者小时候比较听话,所以会得到很多半截的蜡烛。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开始有晚自习。很多家庭相对富裕的孩子,就会点燃蜡烛写作业或者读课文。笔者家庭条件不好,担心手里那些敬奉神灵的蜡烛会被别人取笑,所以就会把上面金色的字用小刀刮下来,再带到学校使用。直到现在,看到那些红色的蜡烛,就会有亲切感。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每当看到红色的蜡烛,就会想起童年的心酸生活。如今有时逛超市,也会顺便买几根蜡烛。其实现在住的城市小区根本就没有停过电,买无用的蜡烛,也算是对童年的一种回忆吧。
这是笔者的亲身经历,希望答案合乎大家的胃口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小起要勤俭持家永远牢记在心,有钱的日子要想想没钱的时候,总被人瞧不起!铭记过去,想想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还保留哪些具有“童年回忆”的小习惯?我首先是“打水漂”!到现在为止我只要是到河边或者是大一些的湖泊池塘,就不由自主地捡拾那种薄薄的圆圆的石片儿打水漂。当石片用一定的角度几乎是平面地使劲扔到水面上之后,就会连续受到水面的反作力连续不断地跳跃直到很远,溅起的水花有时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并且一玩就停不手来,直到被人催促才行。由此还养成了一个爱捡石头的习惯,并乐此不疲。
再一个就是家里的桌椅板凳、杂物以及小电器之内的东西如果有了损坏,喜欢自己先鼓捣掏着修理,也经常自己缝衣扣、修拉锁、粘鞋,总觉得很感兴趣并乐在其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农村人,童年的记忆永难忘,现在保留下来的也就是生活习惯上。比如每年春天要在园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小菜,然后把自家养的鸡下的蛋用自家下的黄豆酱炸熟,沾小菜很好吃。喜欢自然生长的蔬菜,杂粮。喜欢自然生长的小鸡下的蛋和肉。每天活动活动筋骨是必须嘀,愿意串门可以溜达溜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天洗完脚,水直接往裤子上擦】长大后,父母为这事也没少说我。但我…依旧还是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感谢邀请!
作为一个农村人,你还保留那些具有“童年回忆”的小习惯?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趣,我是80后,现在也30多岁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说起“童年回忆”,就让我想起,时光飞逝,有些美好的记忆只能永远存在记忆当中了,社会在发展,很多东西变化的也很快!像那个年代的我们,家庭条件一般都很贫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兄弟姐妹多,稍微有点懂事,一般的农活都要为父母分当了,像放牛,喂猪,做饭,7-8岁我们都会干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孩子们成群结队,跳绳,打玻珠,捕鱼,吊青蛙,山里,田里就是我们的乐园,而我最喜欢做的就是捕鱼,现在只要看到河,就在想,河里有没有鱼,我能不能下去抓!
在河里抓鱼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分红合作,有时候收获满满,有时候没有收获,但是小伙伴们分鱼是件最快乐的事情,虽然鱼不一定拿回家会吃,但是那毕竟是自己劳动付出的收获,特别有成就感,就想拿回家跟家里人分享,这样一种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所以现在也特别顾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