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元宵节你们那里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汤圆,习俗元宵节你们那里有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长寿市贺州(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瑶乡很多特色文化习俗
①南岭广西贺州最高峰都庞岭富川瑶族自治县北卡顶峰海拔1857米东面,观音杯山下城北镇城北和凤溪村委村民(原八坊)每年元宵节早晨在皇殿庙,放《古式大花炮》习俗文化传统:图一
②富川县古建筑明城区在元宵节有特色文化习俗《花灯节》图二、三和《炸龙狂欢节》图四'
③中国十大排名潇(湘)贺(桂)古道上具有古石板街、古商铺、古戏台、国家级百柱庙和风雨桥凉亭等保存古迹文化遗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宋寨福溪村》在元宵十五和十五举办民族文化特色习俗《火把节》;图五、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月十五闹元宵。
春节过后,转眼就是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吃了汤圆,年也就正式过完了。
元宵节总是要吃元宵的。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宋朝,当时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称为“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据说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元宵”为“汤圆”。
过去,每家做元宵,吃汤圆,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团圆、和睦、幸福。
元宵以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儿,将馅儿团成型后在糯米粉中滚成。
汤圆则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儿,再包馅儿而成,做法完全不一样。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主要有赏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更有舞龙、舞狮子、社火等传统民俗表演。
只是近些年,这些传统文化已经在慢慢消失。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传统民俗表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乡潮汕地区的元宵风俗习惯是:青年男女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通过闹花灯认识,有一个谈情说爱的地方,比如看菜灯谜,能够衡量一个人的才华见识!通过狮舞比赛看到男子汉的体力机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宵节其实有很多风俗的。
吃元宵、赏花灯、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放天灯、旱船、走百病……
在我小时候还有过猜灯谜之类的,但是现在看不到了。而且现在正月里早早就上班了,根本等不到元宵节跟家人一起过节。这不得不说也是一遗憾,感觉很多的传统文化都被抛弃了。人们都为了生活,努力挣钱去了,没有时间管这些传统文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天就是元宵节了。对于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大多数人都能回答上来,吃元宵、闹花灯、舞狮龙,除此之外,具体还有哪些?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对于吃元宵、闹花灯、舞狮龙的历史渊源更是不知道了。今天,笔者与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国由来已久。传说是从春秋末年开始吃元宵,不过当时还不叫元宵,叫“浮萍果”,寓意复兴之兆。到了汉武帝时,说是一位宫女名字叫元宵,她做的“浮萍果”很好吃,十分拿手,后来人们就以宫女元宵的名字命名叫了元宵。
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宋代开始的。《平园续稿》等史料记载,宋代元宵称“圆子”、“糖元”等,由于正月十五这天夜间人人都吃,是必食用品,从此称之为元宵了。因为,“元”是第一,指的是农历一年十二个月的第一个月,“宵”是夜晚,元和宵组合成一个新词“元宵”,所以,“元宵”就成了“圆子”等这种食品的代名词。
元宵流传南方之后,南方又改名为“汤圆”。其区别在材料使用和加工造型上,其含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也是元宵节传统习俗,历史也很长了。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隋唐。从隋唐之后,历代没有停止,并沿袭到今天。
据说闹花灯也是源于一个传说故事。传说人类为了自己的安全,对侵食自己的凶兽进行扑杀。不慎误杀了一只神鸟,惹怒了天帝。天帝震怒,下令天兵天将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试图把人间的人和牲畜全部烧死。天帝女儿心地善良,得知这一信息告诉了人类。人类惊慌,凑在一起想办法。其中一位老人提了一个建议,说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并燃放爆竹,释放烟火。如此这般,天帝就会误认为人间的人和牲畜都被烧死了。大家采纳了老人的建议,按照老人说的去做了。果然保住了人类的生命和牲畜的安全,还真是灵验了。为了纪念这事,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家家户户挂灯笼和放烟火。闹花灯就这样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
上一篇:krkpl新赛季队伍增加到10支,合并海外赛区,多位kpl选手加盟,krkpl能越办越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