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智能家居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该如何应对?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智能家居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便宜的智能家居产品,但这些产品多是智能单品,以wifi为通讯协议的居多,这类产品在安全性、稳定性和体验感方面却又有着天生的缺陷,无法与以zigbee为通讯协议的智能家居系统类产品相媲美。
小米凭借着其巨大的流量优势和供应链优势,以其一贯推崇的性价比,把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定在了行业内比较低的水平,在价格上做到了平民化,但在其他两个商业核心要素方面,却依然有待提高。
最后再来说服务方面,多数智能家居系统厂商走的是传统线下招商加盟模式(当然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通过发展代理商、经销商来建立自身的营销体系,打开消费者市场。
这种模式所发展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基本上是以当地的线下门店和有实体的公司为主,这样就保证了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及时性。而售后服务及时性这一问题,也正是小米公司等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短板,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极客,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何况一些电工产品更是需要懂的电工技术的专业人士来操作的,否则将会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与服务相对应的自然少不了服务成本,以现在的人工成本来看,有时人工服务成本甚至要高于产品成本,所以走线下模式的这些品牌的价格也是远高于线上直销品牌的。而且线下模式虽然能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却未必能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例如没有哪家智能家居公司能够做到提供24小时在线客服,随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要知道一旦在使用某个产品时,它突然出现了故障,是一件让人很抓狂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某天晚上你下班回家时,发现你卧室的智能开关却突然坏掉,灯打不开了,如果没有急事还好,先将就凑合着用其它灯光照一下,但如果整好你要在找一件急用的物品呢?在一片黑暗中,你一定会焦急而又茫然,甚至有骂人的冲动。
虽然说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万一出现呢?毕竟电子产品都会有一定的次品率。这样的状况出现时,如果没能很及时地采取解决措施,给予客户满意的反馈和答复,那将会给用户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且很容易产生坏的口碑和影响。
关于售后服务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直到今天却也没有哪个品牌能有大的改观,这应该也是影响智能家居发展的另一大瓶颈。
那这些瓶颈该如何突破呢?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瓶颈的打破是早晚的事儿。
前面我们谈到了商业的三大核心要素,品质、价格和服务,这三点能做好的话,它们之间将相互产生巨大的促进催化作用,使市场发展进入一种快速的正向良性循环。品质越好,买的人越多。市场销量越多,产品原材料采购成本越低,成本的降低,使售价也进一步下调。产品市场价的下调,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受众面,销量也随之再次增加。产品销量产生的同时,售后问题也随之产生,伴随而来的还有售后服务体系地建立和逐渐完善。反之,则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行业发展停步不前。
正向良性循环一旦建立,市场就会迅速发展到爆发的阶段,早入行有一定积累者淘到行业第一桶金,观望者、投机者开始纷纷入行,趋之若鹜,然后行业逐渐演变成红海市场。之后,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往日的朝阳产业慢慢变成夕阳产业,直至被淘汰。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打破瓶颈,使行业进入正向循环的突破点在哪里?
根据我们前文分析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突破口应该就会水落石出,清晰明朗起来。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投入,拥有了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从0到1,聚集专业人才,调研或引导用户需求,把产品研发出来,推向市场。分析市场反馈,适度调整研发方向,使产品更具创造性、实用性,引领行业动向。
从谷歌32亿美金收购智能家居创业企业nest开始,国内家电、互联网等巨头对智能家居正倾注着越来越多的热情。bat、小米、360、海尔、美的等,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涉足这一领域。大家都知道物联网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家居无疑是物联网在消费领域最大的一块蛋糕,是物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
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些现象。为什么小米的产品价格能做到很低,其它智能家居企业的产品却要高不少?天猫精灵能仅卖到99元,而国内其它智能音箱价格却是它的好几倍?这里面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就是资本。
小米和天猫精灵价格定的很低就一定会亏钱吗?不一定,因为他有资本,有流量,他就有议价权,他的成本就会很低。即使他暂时是亏钱,一旦销量起来以后,他一定是赚钱的,而且是翻倍的赚钱。
那是不是在这些巨头的阴影下,中小型智能家居创业企业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呢?那也未必,大企业也有大企业的弊端,尾大不掉,也许某一个决策或者战略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加灵活,先跟在老大后面做小弟,看准机会,伺机而动,一举翻盘也未可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事实上我们能看到,除了巨头之外,行业内也有很多掌握了自己核心技术的创业企业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不管是专业的智能家居企业,还是人工智能企业、云服务企业、机器人企业、解决方案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资本对他们的支持,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在推动着智能家居的发展。
所以,突破智能家居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有计划性地持续投入。为什么要有计划性呢?大家都知道,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推动市场发展,也可以催生泡沫。例如,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前两年的O2O泡沫,现在某些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等,巨大的泡沫会使市场畸形发展,泡沫破裂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当然,其实智能家居跟互联网还是有区别,智能家居应该属于实体制造业,资本的投入会使产业链更加完善,产品的制造工艺更加精细,因此制造业产生泡沫的风险比互联网要小很多,但我们还是希望市场能够理性健康地发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另外,对于国内的市场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相当于另一种资本投入。
税收的减免和优惠,专利和人才费用的补贴,企业办公场地的提供,政府的宣传背书等,都能为智能家居企业节省不少成本。政府对某个行业扶持,它就有很大的机会发展起来,政府不支持的产业,它是一定无法做大做强的。
整个国家现在也正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政府力求引导国内的产业由传统的制造变为智造。
目前大的环境是,国内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国民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年轻消费群体消费升级。我们不可能再依靠从前的纯体力劳动来带动经济发展,而是要靠服务、知识、技术、创意、创造力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