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戏曲的种类?说说自己家乡的戏曲及发展渊源?
剧种,秦腔,戏曲中国戏曲的种类?说说自己家乡的戏曲及发展渊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黄梅戏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的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至今。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对黄梅戏的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就是莫言的家乡。自小爱听地方戏,茂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地域广,戏曲也是繁多的一个国家具体数目大概有一百多个剧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昆曲,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越剧,河南曲剧,越调,汉剧,广东粤剧,川剧,秦腔,吉剧,龙江剧,藏剧,湖南花鼓,滇剧,吕剧,茂腔,莱芜梆子,湖北楚剧,山西晋剧,蒲剧,迷糊剧,徽剧等等。我们老家爱唱湖北楚剧等等。楚剧在湖北是比较受欢迎向你,小时在老家看了很多老戏,很喜欢看,现在还没有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民族广泛戏曲繁多,有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川剧,婺剧,赣剧,锡剧,花鼓戏,湘剧,沪剧,秦腔,粤剧,等。我们浙江是越地,自然是越剧的家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素有“越剧十姐妹”十个流派唱腔,扮相优雅美丽,唱腔优柔华美,赢得了国内国外观众的赞誉。越剧演员后继有人层出不穷,新秀扮相甜美,嗓音清新圆润,茁壮成长,后浪推前浪,前景一片大好,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山西人。
具我所知,山西主要剧种是梆子戏。分别是中路梆子(晋剧)、蒲路梆子(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也就是俗称的四大梆子!
实际上,山西真正流传最广,对山西人影响最深远的剧种就是晋剧了。晋剧,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又有昆曲的婉转柔美。经常用大段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戏文通俗易懂。经典曲目有《打金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说到这,想起小时候。童年,生活在晋西北的农村。晋剧,用我们俗话说,叫唱大戏。那时侯不是每个小村镇都有条件唱大戏的。于是,逢年过节,打听到哪里有唱大戏的,亲戚朋友便三五成群,相约一起去看大戏去。那时也看不懂什么戏,就是打打闹闹,看台上各种扮相的人咦咦呀呀的唱,觉得很好玩!现在的小孩是体会不到那种快乐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枝繁叶茂之中华戏曲,适是厚重久远的农耕文明产物。那震耳欲聋锣鼓,好比揿响了周边山野乡村“开场铃声”,那台上天蓬一方“藻井”、台下搁置几口大缸,好比今时的音响扩声系统,那高亢嘹亮、粗旷结实的嗓音,字头句尾传递到了三五里外。陈独秀赞美地方戏曲“实普天下之大课堂大教师”,也揭示了中华文明延续的大源泉大甬道!人类进入21世纪,地方戏曲面临生死存亡,眷恋不舍又哪能?蠢货搞混搭,死得更难看,俺以为愈纯愈净愈好,回到戏班老路,国家、企业贴补,未尝不是一条活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是豫北地区,豫北地区流行的大平调是浓浓的乡音,开封的二夹弦,滑县的大弦戏,濮阳的大平调,安阳的乐腔,太康的道情,商丘的四平调,永城的柳琴戏,内乡的宛梆是地地道道的河南稀有剧种家乡戏,豫剧曲剧越调是河南的三大剧种更不用说了。
上一篇:《正阳门下小女人》跟《正阳门下》,你认为哪一部更好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