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年《红楼梦》,为何有些人如此怜爱林黛玉?
林黛玉,黛玉,宝玉百年《红楼梦》,为何有些人如此怜爱林黛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她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从常人的标准来看,宝钗是没有缺点的。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懂事孝顺会做人。高高在上,只能膜拜,不可近焉。
而黛玉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某个女孩,爱使性子,有小脾气,经常生病,黛玉有真实感,因为这种心理上的真实感,在读红楼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更多的接近她;完美的明星和身边的闺蜜,你更在乎谁的喜怒哀乐呢?
不言而喻吧。
然后就是,黛玉太悲了。悲伤有力量感,给人的感觉更深刻。不自觉让人同情。
春末夏初送花神的时节,是很热闹很美的,可是写到黛玉的时候,氛围一下子就变成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戚;
秋天本来就悲伤。然后又是秋天落雨的深夜,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一盏蜡烛,没有父母兄妹在身边,只有自己和丫鬟孤独相伴,这样悲伤的夜晚,黛玉写着“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更助悲情。让人怎能不记住不爱怜这个单薄的小姑娘?
人们向来更关注弱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黛玉,是因为黛玉是美好的象征,不需要其他理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年《红楼梦》,为何有些人如此怜爱林黛玉这个问题的解题方式应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林黛玉有怜惜成分,第二部分才是对林黛玉有爱的成分。
那么,为什么林黛玉能得到这些人的怜惜呢?因为林黛玉的人生总结里的这个字,这个字就是“缺”。
林黛玉自打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了,这就说明林黛玉缺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身体的林黛玉,更是早早的缺失母爱。
母亲贾敏的辞世,在小小的林黛玉心里,悲痛是藏在心里,化不开的。
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一个幼小且失去母亲的林黛玉,这两样缺失在林黛玉生命中,就足以让许多人对林黛玉从心底生出怜惜。
在母亲辞世后,林黛玉外祖母念着林黛玉无人教导,就多次派人去接。林父综合考虑之后,支持林黛玉前往外祖母家。
已经没有母爱的林黛玉,这次连父爱都只能要书信延续了,更是在几年后,父亲病重的消息传来,林黛玉归家服侍不久,林黛玉的父爱也彻底没了。
林黛玉缺了一个健康的身体,缺了母爱,再缺了父爱,一个人背井离乡的在荣国府生活,以上种种都能让人对林黛玉有怜惜。
对林黛玉有怜惜的人,更会对林黛玉产生爱的情愫。毕竟林黛玉一个人形单影只在都是亲戚的生活圈里努力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有小心翼翼,有被迫从容,更有心酸无奈,却始终隐忍,想让人去呵护,这就是爱。
因着身世背景的特殊性,林黛玉对贾宝玉那种美好的爱情才更让人记忆深刻。因为缺爱,所以找爱,希望被爱,而最后一切成空,梦醒了,爱没了。
渴望爱情的林黛玉同样也没有忽视友情。她和贾宝玉感情亲密惹得史湘云对她有意见,还有不待见,可林黛玉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后也和史湘云成了好姐妹。
不仅如此,香菱有心想作诗,求到林黛玉。林黛玉也是尽心尽力教导。没有嘲笑,没有反对,而是实心实意的支持。
林黛玉在亲情上,也是处处为他人着想。薛宝钗建议她食用燕窝时,她完全可以找最疼爱的贾母张口要,但林黛玉没有这样做,反而是替贾母考虑了。
她在荣国府生活,其实都是依靠这贾母,因着自己的长期借住,已经有各种风言风语,表面说的是林黛玉,实际上还是含沙射影的说贾母。
林黛玉心疼贾母被当成谈资,她宁愿自己一直拖着病体,也不愿让贾母被人诟病。
以上种种,林黛玉就值得许多人去怜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道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黛玉这人,孤独寂寞。许多人也是如此,看到黛玉,觉得自己也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的真爱,读书的人多半加杂着同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