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善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之心,是一种善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善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图成诗:善意人生》
心地洁如晶,
磊落纯透明。
同情同境思,
善解别人心。
见难愿相助,
真挚倾赤诚。
一心盼人好,
不被恶人用。
一颗金子心,
人间暖春风。
引自头条图库。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水性也。脏己洁万物,甘心去填平。物干它解渴,灰多它洗尘,想冷它变冰,嫌热雨降温。水性就是善的化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是利他的,通过利他而扩大自己,氛围的格局,这是其本质,无意就达到恶消善长。善是随道,随德的,也是道的本质,德的延伸。可通天地之气,可开启大智慧。宇宙万物无不善的本质,使人类,宇宙万古长青。道也,善也,信也。
善,是不自觉,无为,无意的善为真善,是没有任何干扰发自内心深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的本质是什么?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最起码的是要孝敬父母。
然后是心存善念,善的最基本本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谈到善就不得不谈到东方和西方的观点,东方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故而强调以德治国;而西方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故而强调用法律来限制人的恶。从人的生长经历来说,一个人的善,既有幼时的传承于父母的善念,更多的是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而形成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善的层次上来说,分为小善,中善和大善。洁身自律,是为小善,雪中送炭是为中善,我将无我为了人民是为大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的本质是人性!只有人通过后天修养发生的慈悲心,担当,自强不息的意志,人类的大爱,天下大同等,都是人牲之元素!世间,其它生命所有的东西,只有自然牲!它们不存在后天修养,它们只有自然生存空间,没有文化空间,所以它们没有独立的性!只有人类生存在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双時空中,才会发生种性!这就是人类之优势所在,所以说人性本善是也!凡信奉人性本恶的所谓精英,都是把生命的自然性当成了本性!那是他们还没有资格称精英,还缼修养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的很难给“善”下一个定义,因此很难衡量“善”的本质。
善字的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说文》:“善,吉也。从誩(jìng),从羊。
善是好运的征兆吉祥,是让人身心快乐舒畅的美好,是心地纯正温厚的善良,是体现长辈对晚辈关怀的慈爱,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是好人,是善行,是善于;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改善,是稳稳当当的妥善。
善具有利他的属性。
“善”与“恶”是对应的概念。《道德经》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也就是说:“恭维与阿谀,相差有多大?善良与丑恶,相差不过如此。”恭维与阿谀,很难区分出来;善良与丑恶,也不过一念之间。 “唯”与“阿”本来都是应答之词,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才有“相去几何”之说。唯,恭敬地应答,“恭”加于其前,故曰“恭维(唯)”;阿,应答带着讨好,“谀”随其后,故曰“阿谀”。“善”就像“唯”,只是恭敬地应答;“恶”就像“阿”,应答带着讨好。“唯”“阿”二者不可截然判分,故曰“相去几何”。善恶亦如“唯”“阿”,故曰“相去若何”。恭敬应答与阿谀奉承本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态度,但又不太容易区别,因为这二者“相去”不远。善恶亦一念之间:心向善,抱持自己行善则善;稍有放纵,不用刻意为恶,可能已为恶矣。我敢说世上本无一心为恶之人,之所以有为恶者,从一念之差开始。“阿”为什么能与“恶”类比呢?因“阿”是溢美之词, 阿谀之辞乃包藏祸心之辞。
上一篇:女宝宝一直吃母乳到两岁,身体很瘦,是因为后期母乳没营养吗?宝宝会变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