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恒星核聚变到元素周期表上铁元素就停止了,那么铁元素以上那些元素是如何诞生的?
恒星,元素,聚变当恒星核聚变到元素周期表上铁元素就停止了,那么铁元素以上那些元素是如何诞生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恒星核心中的氢元素耗尽之后,积累在核心的氦元素会通过3氦过程,互相碰撞形成碳元素。接下来,碳又会与氦结合成氧,氧还会进一步与氦结合成氖。对于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包括太阳在内,核聚变只会进行到这一程度,之后将会膨胀为红巨星,最终核心坍缩为致密的白矮星。
但对于那些质量在太阳8倍以上的大质量恒星,随着不断的引力坍缩,核心温度可以上升到30亿度,它们可以启动硅核聚变。在这个过程中,硫、氩、钙、钛和铬等重元素相继合成。
不过,硅燃烧过程是有限的,不会无限产生更重的元素。事实上,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只有一天。因为一旦合成出恒星“杀手元素”——铁,整个核聚变过程将会很快宣告结束。
在铁之前的元素,比结合能随着质子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原子核变得越来越稳定。这些元素发生核聚变生成更重的元素,将会释放出能量,所以核聚变能够不断进行下去。然而,拥有最大比结合能的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之后,产生的能量还没有吸收的多,所以铁核聚变会吸收能量。
一旦恒星核心区域的能量被铁核聚变所吸收,辐射压会迅速下降,引力坍缩效应占据主导作用。恒星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核心遭受引力的强烈挤压之后,将会引爆恒星,导致超新星爆发。
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自由中子,铁原子核可以俘获中子,合成出铜、碘等重元素,甚至是铀这样的超重元素(近些年的观测表明,中子星碰撞也会产生重元素)。虽然铁元素杀死了恒星,但也引发了更重元素的合成,这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46亿年前,太阳附近的超新星爆发不但送来了重元素,而且还引发太阳系的形成。我们身上的重元素曾经都是那颗大质量恒星的一部分,“我们都是星尘”这句话的含义就在于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铁元素以上的重元素,理论表明,是为在学术上被称为中子俘获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铁元素聚变在恒星核聚变的整个周期里,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对于大质量恒星而言,在聚变出铁元素时,事实上已经踏上不归路了。
这类恒星会在铁核的坍缩下进一步释放巨大的重力势能和核能,把整个恒星体炸的粉碎,即超新星爆炸。
铁核为何如此特殊,成为恒星的杀手锏?
铁核之所以如此特殊,关键在于它很高的比结合能。
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而比结合能为结合能和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而铁元素是这个比值最大的。
稳定的铁核在试图进一步聚变时,吸收的能量大于聚变释放的能量,巨大的恒星外壳没了聚变辐射压的抵抗,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快速落下,铁核被整个外层恒星体挤压拍碎,瞬间释放落下的巨大重力势能,恒星由此被炸的粉碎。
产生比铁元素还重的重元素的中子俘获过程是什么?
在恒星中心,压强极大,温度高达数千万摄氏度,氢核以极高的速度到处碰撞。但即便如此,如此巨大的动能在克服氢核(质子)之间的库仑力进行核聚变仍有困难。
但微观粒子的行为在细微的时空结构下具有的量子隧穿效应,使得质子在突破库伦壁垒进行核聚变时,变成了一种概率行为,大量的碰撞使得聚变成为了可能。
库仑力使得聚变变得困难,但量子隧穿效应使得聚变又成为可能。
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中子,中子不带电,这是我们中学课本里就知道的,因此中子之间也不会有库仑力。这样一来,核子在结合中子时就变得容易多了,于是就能俘获大量的爆发产生的中子,使得整个核子(铁原子核)的核子数增大。
这样的核子并不稳定,为了保持稳定,核子会发生弱相互作用,进行β衰变,所谓的β衰变,可以理解为中子变成质子的过程,这样一来,质子数增多了。
不同元素之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质子数的不同,在增大的质子数后,铁原子核及其以下的原子核就能变成铁元素以上的元素,这就是重元素的来源。
欢迎关注挡不住的熵增,有其他问题请留言评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铁元素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元素,它需要极为巨大的能量和温度才会发生核聚变,因此铁元素的核聚变反应是非常特殊,当然对于普通的恒星来说,更不可能完成将铁进行核聚变的能力!那么比铁更重的元素来自于哪里呢?
首先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熔炉,它是一个等离子氢气球,很多都把太阳比作为大火球,认为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实际上太阳是在燃烧,当时燃烧的是氢。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洋葱,如果将太阳剥开,你会发现它一层一层的,在最上边的元素是氢,最下面的元素则是铁。那么地球上的金银铜都是如何来的呢?
实际上这源自于一种名为恒星末期的演化,也就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是非常恐怖的宇宙现象,在几秒内释放的能量,是太阳的千亿倍,因此具有着极为强大的破坏性。那么超新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像是太阳这类的恒星,由于它的质量因素,它在膨胀之后,无法锁定表面的大气层,因此这些大气层会被吹散到太空中,而太阳也会变为一颗致密的天体,它就是白矮星。但是太阳只有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多达4000亿颗,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量。
在一些超大质量的恒星,由于大量的铁在内部堆积,导致体积变得无比的巨大,由于质量过于的庞大,它的外层不会被自身的太阳风吹散,因此引力会将它进行压缩,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体积越来越大,来自核心的压力和温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一过程中,大量的铁会会被压缩在一个之谜的核心中,虽然压力越来越强,最终恒星的外壳会被引爆。
这种引爆来自于星核的内部,当星核再也无法承受这种强大的压力后,它就会变得极为的不稳定而形成导火索,最终将恒星由内而外进行点燃,最终造就超新星爆发,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恒星之内的核心会被留下来,而它外层大量的元素,例如氢、氦、氧、氮、氖等元素会在超高温的作用下形成更重的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其中就包括了金、铂、铅等更重的元素。随着宇宙的膨胀,这些元素散落到宇宙的各地,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世界。
上一篇:如果《流浪地球》全球同步上映了,你觉得最终票房会超越《战狼2》和《阿凡达》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