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回家过年,该教孩子说方言吗?
方言,普通话,孩子回家过年,该教孩子说方言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家过年,该教孩子说方言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观点,我觉得该教小孩学习自己当地的方言。
一。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
二。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三。虽然普通话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听懂,但是和当地人语言交流还是方言更加的便捷和没有距离感。更有人情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过年回家该教孩子说方言。
虽然普通话是必须的,出门在外很多时间都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是方言也不能丢弃。
过年回家教孩子说方言,首先和当地人的交流是通畅无阻的,会让孩子感觉倍加亲切,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和浓浓的年味。回家过年,图的就是个团圆和开心嘛。
其次,把方言教给小孩子是在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是在延续我们的精神文明。方言说小了就是当地的一种小众的语言,说大了就是中国话,作为一个中国人,说好中国话还是有必要的。
当你出国以后,遇见会说普通话的人,你会感到无比亲切和激动,而遇见会说你的家乡话的人,你会更激动,会有一种归属感,即使身处异乡,你也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也可以叫做文化认同感。
网上曾经有人说,说好普通话可以让你走的更远,而说好方言可以让你走的更稳,我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在头条问过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也正为这事儿烦恼,借题主的宝位,试着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我是粤北山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能流利地使用客家话、普通话和广州话,并可以在三者之间无缝切换。六年前来到苏南地区工作和生活,并在这期间成家生子,儿子现在快四周岁,也在这里上幼儿园。
于是,题主提出的问题扑到我身上来了,儿子的语言问题——到底要不要要求他会讲客家话、广州话,以及怎么教他讲。
三岁之前,儿子在老家,我的父母带着他,他所学所讲的就是客家话,虽然还说得不够流利,基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去年他满三周岁后,把他接到我们身边,他一口蹒跚的客家话,便成了他在这里和人交流沟通的大问题,他听得懂普通话,但是说不来,常常因为别人不懂他的意思而急得脸红脖粗。于是我们只好在日常也和他说普通话。小孩子的语言天份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久之后,他的普通话能说了,能和人交流了,可是客家话却不会讲了。
“宁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是客家人的古训,至今仍在客家人中践行着。这时我改变了策略,让他妈和他说普通话,我跟他说客家话,可是无济于事。
于是我决定,等这个学期结束了,暑假把他送回老家去,让他爷爷奶奶带两个月,希望他能在客家话的语境下,把自己的母语学回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有两个女儿,家里两种方言,只是现在的教育环境,大家基本都讲普通话,很少说方言。
家里有老人,一直说方言,但我们没有说刻意的去教,老人的话她们也能听懂,但不会说,其实我觉得小孩子会说方言挺好的,毕竟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
其实,有时候想想再过几十年,要是方言没了,只有普通话,人不用动手了,都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什么的,想想也挺可怕的(๑ó﹏ò๑)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阻止也不强迫孩子学方言,顺其自然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普通话和方言是分场合的,普通话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流,方便为人处世,以及工作便利,总不能和别人谈工作,谈私事的时候你和别人说方言,一是别人听不听得懂的问题,二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其次就是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这个是你必须会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是要用到的,如果不会普通话,严重一点来说,根本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并不是说方言不重要,方言是一种传统,祖上传下来的,代表的是传统,在外工作偶尔碰见一个能和你说方言的老乡,真的从心里有一种倍感亲切,回家过年的时候,下车听见家乡话的那一刻,心里暖暖的,才真的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所以说,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多引导教一下方言,我觉得很不错。
上一篇:在县城怎么创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