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家乡过年有哪些习俗?
都是,腊月,压岁钱你们家乡过年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每到过年的时候,应该是中国儿童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不论东西南北,长辈都会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压岁钱的传说已经流传久远,但各地的说法不一,今天,就简单让大家了解一些。
在宋神宗时期,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在除夕夜被歹人劫持,后来逢凶化吉,被救了出来,宋神宗为了给王韶的小儿子压惊,赐给他不少的铜钱,后来民间知道这个事情后,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也会给自己的小辈些铜钱,后来便演变成压岁钱。
也有部分人认为。压岁钱起源于汉朝,最初叫压胜钱,喻为辟邪避灾祸,直到后来婴儿出生,也会收到长辈寓意的祝福,后来统一叫了做压岁钱。
还有一种说法较多的,是过去有种怪兽,他的名字叫祟,每到过年,就会飞到各家各户,把熟睡中的婴儿吃掉,大人没都很害怕,但没有什么办法,有一天,一个人发了笔小财,有八个铜钱那么多,因为他怕被人偷掉,就用红纸包了八个铜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到了晚上祟来到了他家,刚要去取熟睡孩子的时候,八道金光出现,就把祟吓跑了,为什么红纸包铜钱能够赶走祟呢?原来这八个铜钱是八仙变的。八仙看到祟残害儿童,就暗中来帮忙。于是,人们把这铜钱叫做八仙钱,因为八仙钱能镇住祟,所以又叫压祟钱。
压岁钱的传说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但综合以上的这些传说,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美好的寓意,都是让儿童躲避灾祸的祝福。
在我小的时候,奶奶就曾经给过我这样的压岁钱,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币种,但她对我那份浓浓的祝福,我能感受的到。还记得那串钱用红绳子系着,一共有八枚,在我熟睡的时候,奶奶亲手把它放在我的枕下,当我醒来后,看到了这些古老的钱币,似懂非懂的把玩起来,学着电视里的情节,跟姐姐玩起了商人的游戏,最后将它当成珍宝一样,藏了起来。直到后来搬家,奶奶才在炕席的下面找到,并重新串起红绳,放到我的小包袱里。
一转眼过去许多年,已经长大成人的我,再也不会收到压岁钱,当每次看到,孩子们收到红包后的喜悦时,内心不禁想起那段时光,还有那些难忘的事情。岁月无情,它夺走了多少的青春年华,但它却无法消除,心中的那份浓浓亲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一先去贴对联,再去拜见老人,二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给孩子发红包,分享一年的喜悦和收获,品尝丰盛的团圆宴,庆贺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临近年关,到处都是喜气洋洋,人们忙忙碌碌准备着各种年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口,各地各民族习俗也各不相同。而我们邵阳地区在吃的风面,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杀条猪焙干薰腊肉过大年。油煎豆腐、猪血圆子是我们邵阳地区的特产,用生鲜猪血、豆腐、瘦肉、辣子粉等搅伴在一起,再用湿树叶薰干,保质不易坏吃起来很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是过年请客必吃的一道菜,让人吃了回味无穷,也是我们漂泊在外的人回家必须带往外地的一道菜。
大年三十,贴对联,买鞭炮,打扫卫生,不管天气多冷,家里人必须在三十晚上沖个晾,换新衣服,具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在邵阳农村地区,从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开始,鞭炮一直响个不停,直到初一下午五六点,初一早上一家人半夜聚在一起吃年关饭,初二开始带着鞭炮和烟酒礼品去亲戚长辈家拜年了,真的热闹非凡。
记得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农村地区的小孩初一大早挨家挨户给同村长辈拜早年、问候,这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水果、纸包糖、花生、瓜子、茶等吃喝不完,兜满袋子带着走,哈哈!不过很遗憾,现在的小孩都不那么爱走动了,慢慢那种亲情、热闹的气氛都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
过年是一种气氛,同时也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难得的叙旧。预祝新春过年越办越红火,大伙开开心心。在这里给您及您的家人拜年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老家甘肃武威,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要祭拜灶王爷,因为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要烧写了家主姓名的信封,类似于祈福的意思。 腊月二十四, 要大扫除,把屋顶、院子里的灰尘扫一下,准备过新年。 腊月二十五到腊月二十七这几天要蒸馒头、 做花卷、炸“油果子” (也叫麻花),家家都要做好多,可以吃到年后。腊月二十八, 杀猪割年肉, (这个是老早之前的习惯了,现在提前已经准备了的)。大年三十贴春联,下午包饺子或者炖“烩菜”,(“烩菜”就是肉和各种菜烩在一起),下午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 大年初一早上要把家里的牛羊赶到地里放火,四面八方上香、烧纸,祈求出行平安、四面八方来财、家里牛羊满圈。还要在每个烧香的 地方铲点涂带回家。这一天牛羊尾巴上要系红布条,还要给牛羊吃祭拜过的馒头,场面还是很热闹的。初二开始走亲戚,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各家亲戚往来,各种吃吃喝喝。一直要过年过到初十五才算过完年!
不过这些都是记忆里残存的小时候的一些印象了,现在老家都没多少人了,很多年轻人都不回去了,小孩子也少,已经没多少过年的气氛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