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不虚度光阴,大一学生应该做什么?
自己的,大学,的人为了不虚度光阴,大一学生应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不虚度光阴,大一学生应该做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过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那一年高强度的学习训练之后。很多同学内心渴望放松。一些同学自控能力较弱,脱离了家长和曾经班主任的监督,很容易在放纵中迷失自我。
其实在大学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年少的时光最珍贵,时光不可逆。直到失去它才后悔莫及。所以做好大学生 生涯规划很重要。
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个人建议如下:
1.学习必须是首位的。你的专业知识技能,是立业生存之本,大多数的同学毕业之后,会找到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很多同位为了锻炼自己其它方面的各个能力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本专业技能。
2.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领导力、协调能力的前提。沟通不顺畅,意思表达不清晰谈何领导与协调。个人认为通过实践结合理论是锻炼的最佳方法(实践是排在第一位的),比如 大家都知道的 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参加学生会、社团会举办各种活动,各种部门之间需要协调沟通等等,都是锻炼自己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绝佳机会。
参加的社团中,一定要有学术类社团或者参加专业知识技能类比赛。专业知识是才是第一保险。
3.设计好自己生涯道路(可以是短期的,并不断更新)。规划好自己的前进目标,可以像计算机系统一样,定期更新。并为之不断努力,实现自我。比如,第一年,我要做班级干部,做到什么程度。第一个学期,我要拿到奖学金。我要学会某种技能……大学毕业之后,我想参军,平时要注意政治休养,积极入党,并锻炼好身体;大学毕业之后我要成为一名教师,大学期间,平时要吃透专业学科知识,吃透中学专业学科教材、大纲,教育心理学等;大学毕业,我想创业,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管理运营知识,还要学习互联网思维…
做到术业有专攻,不负好时光,实现自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双修专业,健身跑步,看书学琴,掌握多门外语,名企实习,参加慈善,广泛社交,你以为你的大学就没有虚度了吗?但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却要告诉你:就算你成为了的牛逼烘烘的经历堆成一座山,也不能证明你的大学没有虚度!
前面很多知友都已经实用接地气的给我们罗列了好多大学里不能错过的精彩的事情,我觉得大多都很有意义。
但我觉得,在将自己宝贵的投身进入这些看似无比精彩的活动之前,还有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可能凌驾于所有一切,只有想清楚了这件事,你才是真正的无负青春。
就算那些最成功的学生,也会在某个时刻思考一切是否值得。在三四十岁,他们是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感到,自己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哈佛招生主任 威廉·R·费茨蒙斯
这篇文章是读《优秀的绵羊》有感而发,这是一位常春藤教授写给美国精英学校学者和大学生的一本书,论述了精英主义教育的弊端、常春藤的逻辑和大学的意义。
今天就借用精英学校的精英教授的目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审视一下大学的陷阱以及获得一点怎么度过大学,不负青春的灵感。
我想大家在读大学之前以及在大学里,都和我一样问过自己很多遍:我的大学应该怎么度过?
答案也许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大概大家都想成为一个牛逼哄哄的人吧?
双修专业,擅长体育,谙熟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参加NGO,而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总之,于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外,社交扶贫一个不落。这种内外兼修无所不能的人,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的。
但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却要告诉你:就算你成为了的牛逼烘烘的经历堆成一座山,也不能证明你的大学没有虚度!
在分析了接触过的优秀的常春藤学生后,教授发现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这群年轻人身上却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在他看来,这群精英们都是一群缺乏思考的绵羊,掉进了盲目追求优秀的陷阱。
其实,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的价值观就被社会的预期绑架了。
在我们都不知道大学该干嘛时,身边的人告诉我们:你要让自己更优秀!你问“什么是优秀呢”,他们又告诉你:看书、健身、社交、学外语、高GPA,名企实习!
诚然,如果你在大学做到了以上的所有甚至一部分,其实你已经算得上“优秀“了。
但你更应该考虑的是,这样的”优秀“是你真正的追求,还是别人给你制造的追求。
你选择金融、咨询,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虚荣?
你学商、学医、学法,是因为兴趣,还是别人的期望?
你看书、健身、学乐器,是出于爱好,还是为了让他人觉得你厉害?
在威廉教授看来,当你甘于服从学校给你设计好的框架去努力时,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却并不会真正懂得如何思考。
因为你没有“内视“自己,思考自己真正的追求,而是掉入”追求别人眼里的优秀“这个陷阱。
其实我看来,优秀并没有错,变得优秀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
但在用一场又一场的社交,一本又一本的书和一堂又一堂的兴趣课填满自己的大学生活之前,不妨先留点时间仔细思考下你做这些事是出于自己的热爱,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崇拜。
在追求优秀前,你得先学会思考,认清自己,否则一切“优秀”的泡沫终会有破灭的一天。
威廉教授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大学应该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他所说的思考能力不是工作能力,甚至也不是学习能力,而是对于事物评判性的思辨能力。它让我们更好的看待事物,也让我们更好的看待自己。
大学不是学习思考的唯一机会,也不是最后的机会,但却是最好的机会。
因为它是成年初期最自由的一个时间段,虽然有不少的人觉得大学是一个“非真实的象牙塔”,但殊不知这样的“非真实性”刚好是最可贵的,让我们远离喧嚣,暂时摆脱困于现实生计的束缚,站在相对清澈的世界里用纯净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自己。
如果你放弃了这样的思考机会,一直卯足了劲活在别人的期盼里,当你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像极了一只沙漠里的鱼,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会不会觉得可悲?
上一篇:初中只能考400多分,而且数学也不好,还有希望考武汉大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