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知道七十年代的人怎样过大年吗?
都是,春节,年代你知道七十年代的人怎样过大年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划分,我生活在一个三线城市。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在这里集中布局了各大型企业,光首屈一指号称第一的就有十家,还有各科研院所等。所以从人员组成文化素质都是以企业职工为基调,在那个年代,这整个城市当然就代表着先进的精神氛围,代表着共和国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说说我记得的七十年代的春节。
那会市场不如这会丰足但也决不是匮乏,商品包装朴实无华。家家都有冬储菜,大白菜萝卜集中入冬前买好楼下挖土坑埋起。市场上的蔬菜公司肉食公司土杂公司基本国营。说是商品凭票供应,其实主要指布票粮票油类。鸡鸭鱼肉基本与敞开供应无异,也可到附近农村集市采购。市场采购中排队是一大特色,因没有冰箱所以都集中在节前几天购买。特别抢购猪腿印象深刻,早早排队等汽车拉来,有要前腿有要后腿,人潮汹涌各取所需。那会的鱼类基本就是黄花鱼,带鱼,墨鱼,其质优价廉可比现在实惠的多。国人淳朴,都愿在春节里用吃这种最直接最温馨的形式来表达好客圆满亲情,用珍馐佳肴来浓郁喜庆;那时候春节放假都是五天,从小年这天就进入过年程序,虽然大人都还上班,但传统的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就开始罗列嘴上,不经意间仪式感随节日临近预兆隆重,繁琐却也有味道。大年二十九家里馒头枣花都蒸出来,油条糖糕干果都油炸出来,肉类食材前期加工也都准备好,重要的还要一大盆饺子馅。大人一般都年三十这天放假,那时还没有春晚,除了公家单位家里没电视。一桌子菜然后吃饺子是年三十重头戏,平常大人吵小孩争场面已没有,就是吃,给大人敬酒祝贺一片祥和。十二点钟声开始炮火齐鸣,驱鬼招祥预兆新年进入。当孩子的吃饱喝足开始窜出家门,招朋纳友炮火零仗,要么聚到谁家熬夜守岁。大年初一早上给去世先人摆香敬上饺子,给父母拜年,小孩磕头得压岁钱。屋里摆上果盘瓜子,大人的同事会结伴而来拜年,然后大人加入再去下家串门拜年。街上都有国旗彩旗灯笼布置,服务单位并不放假,大人孩子都新衣新帽,三五成群拖逸嬉闹。初二女儿回门招待女婿,初三姑姨上门,以后就开始走亲访友聚老乡。中国人实诚喜欢分享,一直到正月十五都认为是年,尽量延长着年的喜庆。我总感觉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是最快活的一天,是年的结束也是年的高潮。如果说前面的年国人都主要以各家的形式在快乐,那么元宵节就更有社会大家庭的意味,因为形式上大家都集聚在户外大街广场之上,气氛更热烈。七十年代我们这个城市这一天的晚上,华灯初上人们就涌大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决不为过。树上是彩灯,树下是灯笼,天空花炮迸发着五颜六色引来欢呼。街边有买炮的,拉炮摔炮砸炮可不像现在单一,那会的孩子更勇武。有小吃,甘蔗糖葫芦粘糕等多类。小孩人手一灯笼,大人抱着拉着脖子上托着。各个大厂单位还展出了各自花车花灯,每年形态根据生肖不同而设计,因为厂矿不缺技术人员不缺材料,每年前一个月就抽调出来搞制作,所以做出来的花灯静动结合尤其形态宏大,其生动华丽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年复一年精益求精,我们这的花灯成了全国都首屈一指的一绝,元宵后都会到全国城市展出。元宵这一天更还有我们城市里的老城区,会推出各街区的长龙造型临街舞动,有紫胡子龙,红胡子龙,黄胡子龙,白胡子龙。一出动就是铁统开炮,排鼓列阵。行进段就会表演斗技,长龙飞舞左右腾挪看谁厉害。沿街游行中还有高跷队,高杆人,各种花车造型,上面有各色民间故事的装扮等等不一而足。那街上的人啊,可以说满街筒子都是,群体声势所能营造出的那般火热氛围令人至今难忘。
没有了,这一切都再也见不到。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民俗民风都随时间慢慢在消磨殆尽。人都只看钱,终日为一私蝇头小利之得失而嘤嘤自哭或窃窃自喜。这是个人人被物质溺住了心智万马齐黯的时代。不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0后,小时候过年大人心最苦,小孩子不懂事放个鞭炮,一个一个放。吃个花生米说,炒个鸡蛋,炒蒜苔,木耳那时候的奢侈品。但是吃不饱就没有了,只能一样品尝一下。但是也是很多家庭吃不上的。现在生活是我们这代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当时的梦是能吃饱就可以了。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感恩邓小平的领导。现在感恩党的好政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十年代去长辈家拜年,父母总是叮嘱我们兄弟姐妹们,不许吃肉,鱼,反正荤菜不能吃,就连油豆腐也不让吃,只吃用肉一起煮过的萝卜,真香,我们一直都那样做,直到后来大家条件改善,想想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好感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年画是主席象过门钱是毛主席万岁七十年代过年春联都是毛主席
上一篇:过年了,大家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