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年味太淡,怎么样才能让年味浓一点?
现在,淡了,农村年味太淡,怎么样才能让年味浓一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就是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想法从时下主流趋势来看还是比较难的!多方面因素导致目前的年味越来越淡的!炮竹限放,社会习惯的改变,思想代沟的加大,阶级层面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哎@很难改变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味越来越淡,这在农村,似乎不成立。因为什么?农村还叫放鞭炮,当淡蓝色的火药味飘飘袅袅蓬散开去,这年味就浓厚了一半了。
城市是真的没意思,自从不让放鞭炮,那日子就日出日落一般般无别了。
农村鲜红的对联一贴,你看人们的心就活跃了一半,踩着鲜红的炮纸,穿着新衣服的孩童雀跃的无可比拟。
说年味越来越淡的只怕是大人吧。除夕夜,除了打牌来赌,似乎也找不出什么爱好。
曾昔的小伙伴回来了,握手寒暄之间,不忘随目瞧瞧他们的车子是什么品牌。穷惯了的农村人在买车买房的面子上颇为大胆,这是富起来的先兆,但无形之中亦增加了攀比的风气。
农村人为什么就不能富?为什么就允许城里人灯红酒绿,而不允许农村人体体面面……
所以我不喜欢拿攀比说事的人,他们欠缺直白,欠缺真实。
假道学仍然随处可见。他们看不惯农村姑娘挑选,从而认定她们要房车结婚是道德的败坏者。
人谁生来富贵;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自诩为君子的道学家们指责踏着时代潮流的女人,真是脑筋不转弯的问题。
这似乎有些扯远了。
但年味不外乎局限这几点:鞭炮,朋友,打牌,喝酒。
对,喝酒。小孩子只要有新衣服和面包,就觉得年很好;大人们看淡了一切,只有聚会喝酒才是年味的
最好。年下的朋友聚会可不似平时般简单,热络的好似鞭炮炸裂。年下自然什么都有啊!牛肉羊肉,骨头鱼鸭,满桌满炕。三杯酒下肚,谈起牛逼的见闻,或是装逼的提问。朋友自然不会揭短,家短里长此时也不会放在心上。恶婆娘为年节松绑,不会冷木横对的指定时间回家,最多加一句笑骂:别喝老娘洗脚水啊!
年节下谁家的酒场多,证明谁家兴旺练达,许多吝啬人懊恼:我都准备了酒肉,就是没人在家里喝。
农村的风俗近年来有复兴的势头。初一烧香,再高的山也要爬一爬;元宵节,踩高跷玩故事的队伍都敲锣打鼓了。
节下的孩子都比较富裕,红包丰厚,买一些擦炮,鱼雷……陆上水里丢的不可开交。
城里人只好去旅游了,但节下的山水毕竟带着萧瑟的色彩,他们所哀叹的年味,不过也是优势无法体现的无奈吧。毕竟,农村人都回家了。
再说一句题外话,我\\觉得春晚是最能体现城市人的寂寞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传统的好东西都回来热热闹闹的,过年这几天街上让摆摊卖东西,当然是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街的两边店门口即不影响车辆通行也不影响人行走,全家人穿着新衣服看见熟人拜个年,吃喜欢吃的东西,给孩子买个玩具,套套圈等等的游戏,看秧歌多有意思,现在过年街上冷冷清清的,城管管着啥都不让街店门口不让摆,都集中在夏天早市那点儿地方不仅逛的人少,而且一会儿就完事了,摆摊的也没以前的多,感觉就是去了趟早市买了点儿早餐,缺少过年的氛围,总说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这样怎么传承?这不行那不行的早晚啥都没有了,真是想念以前的春节,特别是小时候的春节,那才叫过春节过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在心中,又是四季的终起点,几千年的文化符号,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只会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味是什么?我以为,是文化的传承,亲情的聚集,物质的释放,气氛的营造。
鉴此,浓浓的年味,一是興论要围着过年转;二是各单位、机关、学校等该发的奖金,福利,一定要发;三是亲戚,朋友一定要适时聚会;四是不论何城市,烟花炮竹在划定区域、指定范围内要允许放;五是大型庙会,文化活动要丰富多彩。鉴上,再辅之以集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礼貌教育,卫生教育,等等,以重塑浓浓的年味。
上一篇:春节你会去旅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