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是什么?
德国,世界大战,英法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限于大众政治时代的到来,还对欧洲社会政治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的意识形态,就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带来的西方全面压倒世界其他地区,从而造就的西方各种帝国主义思想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密切相关。某种意义上,纳粹的思想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的最极端形态。
阿道夫·希特勒在纽伦堡德国纳粹党机会上:1933年8月
两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带来的还包括战争形态的巨大变迁,换句话说,两次工业革命展开后,战争已经成为了那种工业化时代的总体战的形态,而这种总体战,更多的是像美国内战那样的,将整个社会都卷入的,不论是烈度和广度都空前深远的全面战争,而不是像普法战争那样速战速决的战争。总体性的战争,带来的是总体的后果,对于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质和经济损毁,比这种有形的损毁更为严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创伤。这种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损毁,在不同的国家和群体,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上图:索姆河战役;中右:马克五型坦克越过兴登堡防线;中左:信天翁III型战斗机;下右:达达尼尔战役中被击沉的无阻(HMS Irresistible)号前无畏舰;下左:索姆河战役中带着防毒面具的英国机枪手)
一方面,人们开始对自己、对西方文明的基本方向,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原本激发起欧洲人“冲”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些社会达尔文主义、帝国主义,以及爱国热忱和战争热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破灭了,幻灭感支配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二十年。从而使得人们强烈的、甚至可以完全看不到现实的去追求和平主义。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以千万计的退伍老兵来说,战争那一“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让位于平淡无味的,令人厌烦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崇尚的秩序、纪律、民族荣耀和英雄主义,在战争结束后,都快要被消磨干净了。而这两类心理问题,某种意义上,作为至关重要的深层因素,造就了爱德华·卡尔所说的“二十年危机”。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的德国
具体来说,导致二十年后,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的根源,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已经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最大,也是最臭名昭著的恶果,就是欧洲国际力量分布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带来的恶果,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生命和物质损毁,更难以补救。换句话说,凡尔赛体系既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又加强了德国的根本地缘战略地位,从而为德国的再度发作创造了最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协约国对于德国狂暴的仇恨,因此尽可能的削弱德国,甚至无视德国人正在遭受的苦难,而将战争责任、巨额战败赔款等都强加到德国头上,从而保证了德国对于凡尔赛体系的不满,对战胜国的愤懑。这就使得凡尔赛体系,天然在德国就不具有合法性,反而德国人将凡尔赛体系天然视为最大的不正义。另一方面,凡尔赛体系又保证了未来德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条件,在原本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相互敌视,甚至大打出手的小国,这就为未来德国的扩张,留下了天然的空间。
巴黎和会四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
而两次世界大战的“二十年危机”期间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现象,就是国际联盟。国际联盟至少在理论上,对维持国际正义与国际和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联盟是建立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安全逻辑之上的,被期望能够制裁任何胆敢侵略的国家。但“二十年危机”期间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是虚幻的。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在于集体安全基于两个前提,一是所有或者绝大多数国际社会中的国家都认为世界和平具有头等重要性,而且都认为对任何参与集体安全的国家进行侵略就是对所有国家的侵略。但问题是,这隐含着世界现状不可改变,而我们知道,凡尔赛体系一建立,就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事实上除了英法以及东欧几个效果之外,其他国家要么是像德国及其合作者那样,强烈希望推翻凡尔赛体系,要么就是对凡尔赛体系持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而且即使英法自身,也对这一体系的合法性多多少少不那么自信。二是用来维护现存秩序的联合力量具有压倒性优势,从而能够威慑潜在侵略国,或者在侵略国实施侵略后能够迅速击败它。但对于国际联盟而言,一开始就不具备这一条件。德国即使战败也具备超过英法的潜在战略优势,而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意日的力量已经超过国际联盟各国。而且英国还根本没有充分动员自身力量来贯彻集体安全。更不要说,美国因为对《凡尔赛条约》不满而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苏联虽然有一段加入了国际联盟,但多数时间却为国际联盟所排斥在外。某种意义上,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就是个没有武器的集体安全。这样既没有主观可信性,又没有威慑力量的集体安全,当然无法防止战争再起。
1923年的欧洲
更进一步到各国国内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却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首先,英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主要的胜利国,本应是凡尔赛体系的首要维护者,但英国既没有搞懂凡尔赛体系存活的条件,也没有意愿来延续凡尔赛体系,英国的这种观念:(1)来自于自满自得的虚幻的安全感;(2)英国自身倾向于否定凡尔赛体系,这种否定首先出自于对德国过于严苛的惩罚的内疚感,其次则出自于对东欧诸小国的厌倦感。除此之外,(3)利益权衡,或者说当时英国的主要决策者们相当浅薄,甚至荒唐的所谓利益权衡。
签署凡尔赛和约的新闻片
其次,对于法国而言,确保安全的最佳办法是彻底削弱德国,即领土肢解或者榨取资源来铲除德国的威胁,如果做不到,法国将谋求在主要战胜国之间订立军事同盟来应对德国未来的威胁。但法国的上述所有想法,最终全都落空了,甚至到鲁尔危机以后,对德强硬预防政策彻底破产,法国的权势欲意志则一蹶不振。而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法国正遭受的大危机的打击,大危机与法国在二十年代的外交失败相结合,使得法国正面临着全面的瘫痪,经济萎靡、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而更糟糕的是,对法国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真正可行的战略选择,某种意义上,法国面亲着战略上的自相矛盾和混乱,在纳粹步步突破凡尔赛体系之时,法国未能发挥任何作用,只能是萎靡不振的尾随英国。
鲁尔危机期间法国骑兵进入埃森
而这时的英国,则处于经济和民族心理最为虚弱之时,同时面临着所有晚期帝国面临的战略困境,再加上当权者的麻木鄙俗,使得英国本应该在纳粹的一步步的扩张面前采取行动,但英国却采取了绥靖政策,才导致纳粹能够一步步的完成整军备战。而等到慕尼黑阴谋以后,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上一篇:过年了,离婚的男人该怎么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