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眼中的年味是什么呢?
小时候,孩子们,的是你眼中的年味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时候,从奶奶熬八宝粥蒸年饭开始(腊八那天),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肉、布、糖、油、粮食等重要食品及生活用品凭票供应,奶奶会把全家人省下来的都在年前花掉。我最喜欢跟着买东西。
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太,走路登登得很快,我总是拿着买好的东西,一路小跑地跟着,那时候的冬天很冷,我穿着棉袄棉裤棉大衣和棉窝窝鞋,帽子围巾裹到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风一吹过觉得眼睫毛都要被冻住。寒冷并不能阻止购买年货的脚步,我总是跟着奶奶跑东跑西,把一家人春节的年货采购齐全。(那时候是大家,奶奶的五个孩子全家都回来,加一起30多口人)。
最热闹的要数年三十儿,所有的家人都回来,奶奶就把年前准备好的红烧肉、扒鸡、红烧鱼、扣肉、年饭、炸丸子等等好吃的全都拿出来,家里堂屋一共摆两桌(给大人),我们小孩子是不上桌的,在厢房搭个桌面,孩子们自己吃。每次吃年夜饭前都要给大人们先拜年,我最高兴的是能拿到红包(虽然只有一毛、两毛)。吃饭时,孩子这边瞬间把菜抢完,我抢不过男孩子,就偷偷跑厨房求奶奶,她就从刚出锅的菜里给我夹一筷子放嘴里,那时的菜真香啊。
吃完年夜饭,男人们边打麻将边聊,女人们边聊边包饺子,我从6岁就被教会擀饺子皮儿(直到现在我擀皮儿比包饺子娴熟),男孩子一直放炮,那时是一个一个放(舍不得),孩子们熬到两三点实在困得不行,才去睡觉。大人们则守夜到天明。
小时候,年饭很香,人情很浓,年很有味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眼中没有年味,这俩玩意没有味觉。
这事恐怕得问舌尖,那家伙厉害了我的哥,连中国都在它上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题主的问题似乎平常,但是,却让我沉思了许久,很难在较小的篇幅里说清道白。
要说年味是什么?那就需要先看看春节一系列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活动,是什么满载着年味伴随着我们的伟大民族一路走来:吃水饺,喝年酒,贴春联,放鞭炮,敬先贤,拜大年,看花灯,闹元宵………,几乎是整整一个腊月,那是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同乐祥和,喜气洋洋。这些的复合体集合体挥发的精气神就是年味。
年味,是喜庆丰收的幸福甜美味。农耕文明的五谷丰登,当代工作生产的丰硕成果需要合适的庆祝形式。一年劳作的总结,来年丰收的期盼需要明媚的喜庆抒发。春节,吃下饺子元宵,我们团团圆圆幸福满庭;燃放爆竹烟花,我们鼓舞心劲开辟新春。这都是春节过年散发的浓郁生活气息。
年味,是传承传统的悠远人情味。春联表达着,拜年传递着,祭司铭记着,舞龙集聚着,花灯明示着——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你我同是龙的传人,华夏的儿女,我们的祖训,我们的家传,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互助,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未来!这都是春节挥洒的传统文化气息。
年味,是人们美好天性的欢乐情趣味。春节是人们的欢乐海洋,人们终于在勤劳辛苦里拿出自由的时空,恣意开怀,欢畅淋漓,抒发自己的本性情、真品格。走亲访友,夜宴欢歌,才艺展示,既可以粗犷豪放,也可以委婉婀娜,一如天性欢颜笑,更似江海豪迈流。这都是春节爽朗澎湃的格调气息。
我们的年味飘香四溢,流芳百世,也许在岁月的奔涌里它将浓淡变化,但是,中华儿女,犹如《舌尖上的中国》所描述的,食髓而知味。我们的感情味蕾,永永远远需要它所涵养的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家人围在一起共同吃着家乡菜,唠唠家常就是最浓的年味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气羊羊,热热闹闹,张灯结彩,年俗浓厚,菜酒飘香,这就是年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自小的年味是親人,親友的人情问候和拜年一盼望年前远方親人哥哥姐姐的来信相互庆贺掛念和親友们的信件里的贺年卡。
每每年节,在五六七十年代,都是哥姐写信来南昌给父母致礼问好,我是小老弟,从读小学回信任务是我承担,加上又有集邮爱好,一般都会去邮局买纪念版邮票。寄出后叫姐姐把信封邮票连纸剪下,下次寄信时夹在信中。
到十八岁后,同学有去当兵,有去外地,他们大都是在发达先进地方,会从信里寄来本年度日历贺年塑料卡,至今四十多了,还保存着夹在日记本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