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明朝的奇葩皇帝这么多?
皇帝,明朝,奇葩为何明朝的奇葩皇帝这么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朝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
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喜爱做木匠,多年不上朝;
正德皇帝朱厚照,当了皇帝整天玩乐,连儿女都没生一个;
嘉靖皇帝朱厚熜,医生喜爱炼丹,20年不上朝。
这些实际上是皇帝恣意妄为,没有受到足够的劝说等导致的,如果像清朝,吸纳部分有才干的皇族参政,对皇帝可以起到有力的监督劝谏作用。三是明末攘外安内。历史上真正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王朝就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的统治是落后的,明朝的统治方式实在不行,一个偌大的王朝竟然很容易就被农民起义推翻,这是皇权固化的恶果,所以皇帝肆意妄为,没有约束,这也是后人觉得明朝出了很多奇葩皇帝的原因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朝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
现在就明朝时期这些奇葩皇帝说明如下
明代,朱元璋建立明朝主要采取的还是设丞相、设六部。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建国后,被朱元璋收拾殆尽,大家对朱元璋的印象基本就是暴君。其实朱元璋在创业之时,脾气特别好,礼贤下士,以致于笼络一大批人才为其服务。建国后,他的那些一直跟谁他的打天下的部下还一直以为朱元璋是老好人,经常对朱元璋不敬,嫌官小,要权要地位。老好人最终翻脸了,大开杀戒。有个理论叫破窗户理论,开始杀了一个,后面收不住手了,反正一个是杀,多个也是杀。胡惟庸作为宰相被朱元璋杀了,从此君权和相权的千年矛盾貌似被解决。宰相这个千年老二的名号作为正式官职,在明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不设宰相,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谁来负责?朱元璋自己兼任,朱元璋成了大明公司的CEO,中央政府事无巨细,由皇帝一个人裁决。从皇权在制度上看,是皇帝一个人的权力,皇帝至高无上,是国家的唯一主宰。
但在实际运作中,皇权往往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的,历朝历代,皇权无非是受到皇族、后宫、太监、外戚、宰相或大臣等多方面的影响。因为这些人能接近皇帝,对皇帝的决策或多或少可以产生实际影响。不要一说到皇族、后宫、太监、外戚干政就深恶痛绝,事实上,这些人是皇权天然的同盟者,历史上也做出过很多正面的贡献。
明朝没了宰相,太监、后宫、外戚也不能干政,儿子们也都派往外地封疆,朱元璋这下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不过关系也不大,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历经磨难,眼光敏锐,考虑周全,精力充沛,一个人挑起这个最高权力的重担虽然有点累,但是还不至于耽误正事。
到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继位,继承了爷爷朱元璋的一套体制。年轻的朱允炆一无强势的外戚可以依靠、二无得力的太监可以咨询、三无在身边的叔叔或成年兄弟可以帮忙,四无得力的宰相帮助谋划。朱允炆在黄子澄等迂腐的大臣唆使下,开始干起了蠢事,削藩。这十几个藩王都是朱允炆的亲叔叔,手握重兵,结果朱允炆被四叔朱棣赶下了台,少不更事的朱允炆付出血的代价。
朱棣上台后,加强了分封在外的弟弟们(二哥三哥已去世)和侄子们的的管控,政治军事上逐步限制、物质上加强保障,一手硬一手软,加之朱棣也是久经历练,局势很快稳定,明朝又走上了正轨。
朱棣的儿子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朱高炽的儿子宣宗朱瞻基继位,朱瞻生在北京燕王府,小时候也跟爷爷朱棣打过仗,书画不错,能力也不错,但总体是个文艺青年、花花公子,没有宰相,哪里吃得了这份文山会海的苦。这么多事谁来帮助办呢?朱瞻基想到了太监,培训太监,让太监有文化,这样一来传达个指示、咨询个事也方便。这还不够,强化内阁,抽调些精干的干部给自己当政务秘书,这些人有向皇帝提出处理文件意见的权力,没有决策的权力,官职也很低,五品的样子,其实就是皇帝的政务秘书。这下朱瞻基轻松了一些。这之后,也大体就是按照太监和内阁两套模式来帮助皇帝治国理政的,总体能保持皇权的稳定。但是,还是美中不足,皇亲国戚被完全排除在外,尤其是皇族,皇族本是皇权的一部分,所谓家国天下,但皇族一律不能干政,不能对国事评头论足,也见不到皇帝,这是明朝皇权设计的最大问题。皇帝还是很孤独。
到了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朱祁镇9岁登基,1449年22岁的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御驾亲征蒙古,结果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蒙古人俘虏。当时并不具备御驾亲征的条件,但朱祁镇和他的前辈朱允炆一样,被人忽悠,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大臣是不是助手?是的。太监是不是助手?是的。明代出了不少能干的大臣,但大臣终归是外人,他们向皇帝建言献策多出于某种目的或者说会有私心。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是公家的关系,伴君如伴虎,大臣还得考虑自保,所以说话多会有所保留、留有余地,真正死谏的大臣不多。于谦倒是一个好典型,他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主张拥戴朱祁镇的唯一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坚守北京,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挫败了蒙古人以朱祁镇为要挟索取巨额利益的图谋。朱祁镇夺门之变后,于谦被朱祁镇所杀。
朱祁镇的儿子成化皇帝朱见深也是个平庸之辈,任上虽有几次少数民族起义和流民起义,但政局总体稳定,朱见深忙于在后宫生孩子,国家倒也还算稳定。
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在位的时候,内阁和司礼监已经比较成熟,内阁大学士的评级也到了二三品,但还是秘书性质,因为官职高了,实际上起到了秘书长的作用;司礼监的太监们已经很有文化了,可以帮皇帝做很多把关工作。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票拟就是内阁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文件提出处理意见报皇帝,皇帝看后自己不亲自动笔批示,叫太监代笔,叫批红。大明帝国就靠一帮书生和一帮太监管理着,皇权至高无上,但是不必事无巨细操劳了。实际上,皇权被内阁和太监分享。朱佑樘在位期间号称“弘治中兴”。这种权力构架,不管是内阁还是司礼监,离开了皇帝都办不成事,这种体制应付承平之世是很合适的。谁也威胁不了皇权,皇帝也轻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