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现社会励志书籍和心灵鸡汤横行的现象?如何选择一本有深度的书籍来提升自己?
鸡汤,书籍,的书如何看待现社会励志书籍和心灵鸡汤横行的现象?如何选择一本有深度的书籍来提升自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围绕了远离尘嚣“孤独”生活,而孤独是和自己灵魂的对话,是一个人学会深刻的开始,在多人的嘈杂环境里,你很难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当你能坦然的和各种形式的孤独相处,你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是什么。
这本书既给了你价值观也让你学会感悟方法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在的,鸡汤文本人不喜欢,文中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路径和豪言壮语,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为何?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人的性格不同;客观上,所处的环境不同,那么,鸡汤文怎能起到滋补的作文用?又怎能励志?而得以大行其的原因也许是一些鸡汤文的文词优美,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要说作用,只能说是打鸡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因为人们心灵上越来越需要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喜欢看《小故事大道理》《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其实,从小我们就学了,只是没读懂,没去研究。不需要读很多书。能读懂一两本就行了。边读边想。聪明是最主要的。我喜欢读《小小说选刊》。一天只读一两篇。读完反复研究思考。还读《小故事大人生》。道理,其实我们都懂。但不认真做事,诚实做人。学到的知识不去用是不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各种名目的社会励志书籍和心灵鸡汤文确实有点“滥”,用“横行”两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也简单,这些所谓的社会励志书籍和心灵鸡汤文,几乎可以肯定地讲,都是“前人”体验的成果。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经验总结,确实能对后来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后来人”比较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
适当的、有选择的出版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还是具有不少积极意义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毕竟是“他们”的体验的成果,有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人生处世等等的痕迹。如果我们拿过来囫囵吞枣,甚至对号入座,其结果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原因在于,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无可比拟了。
就拿我现在“回答”来讲,我也是根据现在的环境,我所代表的绝大多数人的“认识”来回答提问。如果在往后10年、20年,也许那时的人看到了可能会觉得“好笑”和“幼稚”。可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的编辑部门还这么热衷于这些书籍的编辑出版呢?一是绝对地“懒”。编这样的书籍,几乎不要花什么精力,随手拈来。可说是“商业化”的功利占了绝大部分的出版理由。
其次是,风险很小。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年轻人的需求很大。在效益为大的今天,哪个出版社没有几本压箱底的书,这些就是其中之一。到了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敏锐的出版人也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各种平台雨后春笋,堆砌些“励志”“鸡汤”,可以说轻车熟路。
第三,市场需求给了这样的“机会”。在当今变化激烈的环境下,许多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急需要“理论”的引导,事业、情感上遇到挫折的人,也有可能用来“疗伤”。你还不能说“没用”。因为当事人一旦陷入这些“励志”“鸡汤”所营造的氛围,他就会有某种恍然大悟出来。
我不反对读点“励志”“鸡汤”方面的书籍,因为人类毕竟还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但这些东西一旦“滥”了,就会形成审美疲劳。看多了,同样会陷入固化的、僵化的场景之中。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真正读点经典的书籍。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忙得很,哪有时间读书。其实,只要你想读书,就一定会有时间。中外名著读起来“费劲”,你不妨慢慢读。这里面的“鸡汤”比起这些快餐式的“鸡汤”来,可说是不知要深刻多少倍。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的参照,离不开真正的“书籍”。而这些“快餐式”的“鸡汤”,吃多却是会反胃的。如此说来,选择一本有深度的书来读就显得很重要。但我跟大家一样,在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上,常常犯难。
但有一点,我现在完全不看“鸡汤”之类的书籍、文章了。反而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真正读完我们的四大名著,为什么没有完全理解《牛虻》《复活》《名利场》等国外名著所表达的内涵。及至今天,我喜欢写诗歌,也没有好好读过《诗经》。
这是我的遗憾,但愿你不会和我一样“遗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