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过年要贴对联?
春联,对联,桃符为什么过年要贴对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年三百六十天,辞去旧岁换新年,一年悔怨全消去,除去悔气换笑颜,翻过一页换新天。來年更向大发展,改头换面迊春天。这是民世的一种盼望,贴对联是个改头换面一种喜气一种表示方式。结婚嫁娶都贴对联。对联中的舍意不同而以。贴对联是个喜吉之事。我涚的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也谢谢你的提问。春节贴对联还用问为什么吗?两个原因。
传统文化,民族习俗
春节是一个节日,又来非常古老,东晋时已经在“桃符”上,要用朱砂色写上吉利的字,而且字写得很大。
凡是有门有窗的地方,都要有“桃符”。
这种桃符,已经不是以前用桃木刻的神荼和郁垒二位神仙,而是用桃木做的板子了。
南北朝时代,也要在过年写一些吉祥的字,贴在大门。
但是,唐代和宋代,都还没有出现春联。
真正的对联是明代从开始流行的。
据说朱元璋喜欢对联,就下令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样,贴春联就从明代开始了。
中国是一个诗歌和书法艺术盛行的国家。在诗歌中,对联的句子,是非常精彩的诗句,书法家非常喜欢对联。
从明代开始,创作对联,也成为学习诗歌艺术的基本功练习,所以,对对联的风俗习惯,在明代也是非常浓厚的,到了清朝达到一个高潮。
同时,书法对联艺术也与家庭的文化气氛结合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要挂“中堂”,中堂就是由一幅画和一堆对联组成的。
所以,书法对联就成为清代的一大特色。
春节的一个喜庆的日子,写春联用大红纸,自然就有一种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这个传统就一直保持下来了。
中国特色,书法与诗的喜悦
中国的书法艺术,唐代以前基本上以实用为主,消遣欣赏的书法,并不是很多。
但是宋代开始用书写诗歌的形式,有了欣赏书法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元代明代,用书法书写古代诗歌,或者创作诗歌作品,有了新的发展。
那么,春联也是一种书法艺术欣赏的创作,所以,很多文人非常喜欢创作春联,亲自书写对联。
中国的汉字又是单字组织语言的元素,所以,汉字本身就有对称的艺术性。春联写出来,也非常对称美观。
用书法对联的形式,在门的两边和柱子的两边贴上,也有一种对称的美。
这种天然的文字美和书法美的艺术,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最适合创作成对联的形式表达喜庆的气氛和心情。
而且也非常方便,写出来就可以贴上了。
春联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是艺术的享受和享受。
家家户户都帖一个春联,即是对节日的渲染,也是书法艺术的欣赏大展示。
过去文人学士都会互相欣赏书法和对联的诗歌艺术的。
现在,虽然,没有那样多的人欣赏书法和诗歌的价值。
但是,大家对书法和诗歌还是非常敬畏的。
今天,春节已经走向世界。受到各地华人过春节的影响,世界各国也积极支持中国的这种民族习俗。
那么春节如果没有红红火火的春联,那是不能想象的。
所以,春联必须贴春联才会感觉浓浓的年味就在这红红火火的一幅幅对联之中了。能不贴春联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贴对联,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拦魔驱邪。我们发现,门画常常是拿枪带刀的人物,他们就是守门神。据说门上贴了对联,就能保全家人一年平安。
2,美好祝福。对联有上联下联,并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其中内容大多含有人们的美好愿景。如“鞭炮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3,增添年味。每到除夕那天,各地都有贴对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只要有门,就会贴上对联。对联用毛笔蘸墨提前都写在红纸上,一则喜庆,到处都是红红火火,二则旧貌换新颜,增加年味。
对联内容虽大同小异,但年年必贴,因为它辞旧迎新,因为它是传统文化,因为它受人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风俗,传统,过去叫桃符,王安石有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对联有避邪祁福之意,希望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添加喜庆气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过年吃饺子,有的家庭还吃素饺子,你家乡也有此风俗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