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平定中原、横扫群雄的一代奸雄曹操为何没有登基称帝?
汉室,皇帝,自己的平定中原、横扫群雄的一代奸雄曹操为何没有登基称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平定中原、横扫群雄的一代奸雄曹操为何没有登基称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定中原、横扫群雄的曹操之所以没有登基称帝,是由他的个性决定的。曹操性格中最鲜明的三个特征是:善思、务实、求稳。
曹操亲身经历了东汉末年的乱世,看到乱世中群雄乱舞、军阀纷争,没有出头鸟时,都忙着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当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时,各路诸侯一齐集中力量群起而攻之,直到这个出头鸟死亡而后快。
曹操善于思考,他总结了灭亡者的失败原因。
董卓杀死汉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控制国家的武器仓库、指挥庞大的护卫和军队,把汉朝政府的奇珍异宝都据为己有,其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人。
董卓超越职位,穿上与天子相似的服饰,乘坐天子车驾,交代尚书及以下官员都要到董卓府上来请示与汇报要事。
董卓显露了要当皇帝的苗头。袁绍联合各地刺史、太守,讨伐董卓。孙坚还打败了董卓。
192年,司徒王允巧设反间计,利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
出身四世三公名门之家的袁术,拘押置留孙坚的妻子吴氏,强迫孙坚把传国玉玺交给他。
获得玉玺后,袁术称帝野心膨胀,但遭到部属的异议。卜卦术士对袁术说:“你有做皇帝的命运。”
197年,急不可耐的袁术在寿春称帝,置公卿,并开始过起了皇帝的奢侈荒淫生活。
袁术称帝,被天下诸侯所鄙视,成为众矢之的。
孙策、吕布、曹操都对袁术发动攻击。袁术部将吴景、孙贲等人叛离袁术、另投新主;部曲陈兰、雷薄也叛变出走。
袁术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他想投奔哥哥袁绍,又担心不被接纳。袁术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给袁绍,并将帝号也交给袁绍。袁绍同意接纳。
袁术在投奔袁绍长子的路上,被刘备军队截住冲杀。袁绍回撤,退到江亭时,军中粮食只有三十斛麦屑。
正是六月盛夏酷暑,袁术想喝蜂蜜解渴,但是没有蜂蜜。
袁术唉声叹气很长时间,泪流满面大叫一声:“我袁术怎么会混到这个地步!”最后呕吐了一斗多鲜血,魂赴黄泉。
董卓、袁术都是拥有强大实力的诸候,但是,因为想称帝或已称帝,都被彻底消灭。
曹操吸取董卓、袁术彻底失败的教训,在天下没有统一、形势还不稳定时,不会贸然称帝。
善思的曹操也很务实。
196年,汉献帝正在洛阳受难,曹操率军进驻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不久,曹操胁持汉献帝迁都许昌,依然拥立汉献帝为皇帝。
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在参拜皇上时、赞礼官只称曹操官职、曹操可以穿鞋佩剑直入殿堂,意味着曹操可以和皇上平起平坐。对于大臣来讲,这是至高无上的政治待遇。曹操就是丞相。
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拥有三万户百姓,位于所有诸侯王之上。
曹操上朝奏事不必称臣,接受诏书也不要跪拜。曹操的头上旒冕、用车、服饰、旌旗、所用礼仪乐队都和天子一样;曹操出入时,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也是按照皇帝的标准安排。
其实,曹操名义是汉臣,实际上已经享受到皇帝的待遇了。
如果称帝,将被天下百姓唾骂,还有可能受到诸侯群起而攻击。
不称帝,曹操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可以利用皇帝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可以有选择性地打击地方势力。
对于曹操来讲,皇帝只是一个名义。曹操权衡利弊,在没有雄厚基础的时候不宣称登基当皇。
曹操还是一个追求平稳的豪杰,他一直都在为自己能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当上皇帝而努力。
213年,曹操将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同时送入宫中,嫁给汉献帝。
214年,曹操废掉汉献帝第一位皇后伏寿,并将她囚禁而死。曹操要求汉献帝册立曹节为皇后,汉献帝不敢不从。
曹操在政治上为自己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筹码。
曹操很清楚,有一部分汉室贤能忠臣之所以来到自己麾下,是因为他们忠于汉朝、忠于汉献帝。对于这些大臣,曹操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且能笼络的就留下;不认可自己的则铲除。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军事路线,包括建议曹操:把根基加深打牢、让其不可动摇,然后来管理天下;“迎奉天子”等等。
荀彧功劳确实很大,但是他反对曹操进爵国公,引起曹操心中不快。212年,荀彧在寿春养病,曹操令人赠送一个空的食器给他,荀彧明白曹操意图,服毒自杀。
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次上朝,皇帝询问大事及对策时,只有孔融旁征博引、给出确定性的建议,其他公、卿、大夫都只是挂个头衔而已。
这样一位忠臣贤士,越来越不能忍受曹操,常常用偏激话语,触犯曹操。曹操表面假装能够接受,实际上心中对孔融又恨又怕,总想找机会加害他。
曹操指使部下诬陷孔融“欲图不轨”、“谤讪朝廷”。208年8月29日,曹操处死孔融,并株连其全家。
曹操精心谋划、诛杀异己,显然就是在努力深根固基,为自己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作精密的准备。
至于其他诸侯,曹操一直积极、主动采取军事行动。
逐鹿中原,曹操跃马横枪,讨伐张绣,打败吕布、陈宫、高顺等人。
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远征乌桓,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曹操虽败,但他统一天下、称帝中国的理想,一直没有泯灭。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采取措施、稳定内部。
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在两年时间里,赶跑了马超、打败了韩遂、消灭了宋建、横扫羌族氐族政权,基本上平定了凉州地区。
217年,曹操击败孙权,孙权求降,曹操同意,并承诺结为姻亲。
219年,孙权将关羽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用诸侯的礼节安葬了关羽。
219年,孙权派使者向曹操进贡,并劝曹操自当皇帝、建立新的政权。
曹操把孙权来书给所有内外群臣看看,然后对他们说:“孙权小儿是想把我放到炉火上去炙烤啊!”
手下大臣们也乘机劝谏曹操登基为皇,曹操说:“如果天意选中我,我就当周文王吧。”
这些言行都可以看出,曹操认为当皇帝时机还不成熟;要等到条件完全具备之时,才能登基当皇帝。
壮志未酬身先死。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
曹操为统一天下、当上皇帝,一直奋斗到死。诗句表达了他的心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你觉得曹操是否想当皇帝,欢迎评论。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上一篇:为什么有过年恐惧症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