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时候过年的感觉现在还有么?
现在,小时候,感觉小时候过年的感觉现在还有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过年,确实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小时候,对所有的一切要求都很简单,一件新衣服,一个小小的红包,一顿美食等等,都可以满足我们小时候的各种愿望。大年三十守着电视一直看春晚,会看到很晚很晚,半夜放篝火,吃肉等等,内心很是激动。大年初一早早的就起来了,期待着大人们发的红包,期待着自己的新衣服,迫不及待的穿上就出门去迎喜神去了,屁颠屁颠的那种,反正是无忧无虑,各种说不出的快乐。
如今,年龄越大,貌似对新年的期盼没有多么强烈了,反而越来越觉得麻烦了,走亲戚,给红包,同学聚会等等,反正是没有小时候那种快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现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跟发展很多条件方面改变很多,然后我是农村小时候穷一些没网玩手机都是到处串门的现在就躲在家里,没啥要我去的地方都不会出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大了就没有了,好怀念小时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了。
所谓年味,其实质,就是春节期间,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充盈的需求而派生出的一场盛宴。
众所周知,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属于农耕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准也不高,平日能够达到温饱已经是奢求了。于是乎,人们为了犒劳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及激励自己在新年里更加有所作为,选择在春节这个时间,将积存了一年的储蓄拿出来,购置穿戴和装点居室;将准备了数月的美食拿出来,犒赏自己和亲朋。
由于春节这段时间正处于农闲,人们有很多时间操持这个节日,也乐得享受丰盛的食物和焕然一新的服饰。更由于物质和文化相辅相成的属性,自然一些跟春节丰富的物质相对应的文化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年长月久,春节这种特定的欢度模式就被程式化地固定下来。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极其丰富,就像人们通常所说,天天在过年。因此,对美食、新衣、新居、龙灯、社戏等等曾经打着春节烙印的元素不再有强烈的需求,自然的,‘’年‘’味就越来越淡。而很显然,这种趋势以后会更加强烈。
但事情总会有两面性。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寄托了整个民族思念先人、阖家团圆以及祈愿安康富足的情感,当然不会消失,只是会更多地以一种文化形式留存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0后及其之前的,应该都不再会有曾经过年的感觉,我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1、年三十,中午一点后,所有铺面,不论卖吃的,卖穿的,卖用的,都关门闭户,街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冷清得认不出来。
2、一家人守着烤火炉,赵本山的小品一定是最高潮
3、初一后,逛集市,逛庙会,有红糖画龙的,有卷棉花糖的,有炸爆米花的
4、小孩子都会向大人要一件新衣服
5、小孩子可以一觉睡到中午,还可以和爸妈睡一张床
6、压岁钱是现金红包,不是微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0后及其之前的,应该都不再会有曾经过年的感觉,我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1、年三十,中午一点后,所有铺面,不论卖吃的,卖穿的,卖用的,都关门闭户,街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冷清得认不出来。
2、一家人守着烤火炉,赵本山的小品一定是最高潮
3、初一后,逛集市,逛庙会,有红糖画龙的,有卷棉花糖的,有炸爆米花的
4、小孩子都会向大人要一件新衣服
5、小孩子可以一觉睡到中午,还可以和爸妈睡一张床
6、压岁钱是现金红包,不是微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很期待过年,一年到头最期待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为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大年,家家户户都会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都杀猪宰羊,除夕之夜的时候,母亲就会烧出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红烧猪蹄、白切猪耳朵、烤羊腿、还有一大锅小鸡炖蘑菇,当然还有鱼,年年有鱼嘛。祭拜好先祖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动筷子,每年母亲都会做一盘青菜,对我们说,不许挑食,吃了青菜才会岁岁常青。
上一篇:直肠子女生暗恋的男生试探着想约她,她不仅没搞明白还无意间伤了对方,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