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过年拜年还有磕头的吗?
长辈,习俗,晚辈现在过年拜年还有磕头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这种习俗,已经渐行渐远了,主要因为长辈们特别是父母认为,晚辈报效他们养育之恩的,不用磕头跪拜的形式也完全能够表达,比如晚辈们做到语言上文明有礼、行动上孝老爱亲;在学习、工作上自强不息;在品德操守上严予自律、遵纪守法。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比一些形式上的旧礼仪进行表达,肯定要强的多。
现在用于体现孝老爱亲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更注重晚辈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爱老敬老,比如照顾赡养好老人,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晚辈能够做到这些,长辈们也就心满意足了,也不会在意过年时该不该磕头这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这里是浙江嘉兴的,我们这里已经没有拜年磕头的习惯了,至少我是重来没有感受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东南部农村,拜年磕头是习俗,是一年中人与人之间辈分的最明显的体现,在那里,有严格的清晰的辈分关系,比如,一个30岁的已婚人士称呼一个70岁的为大哥,也会称呼一个5岁小孩为叔叔,甚至称呼一个刚出生的为爷爷,习以为常,而拜年都是晚辈分向高辈分的已婚男女拜年,一生未婚的一般需在50岁以上才能享受的晚辈的拜年。大年初一,各家各户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敞开大门,陆续上香放鞭炮煮饺子,这时候,拜年就已经开始了。首先一批是未结婚的男的,和已结婚的但辈分低的,穿上干净的或新衣服,不论下雨下雪,同辈分的三五一起结队,向自己辈分高的人家家里拜年,磕头,首先,带队的一二人进到别人家里后先说一二句吉利话或称谓招呼,然后一队人就齐刷刷跪倒在地,磕头拜年,有的队伍人数多,堂屋挤不下,就在院子里磕头。磕头时有数量的讲究,比如这家只有一个辈分高的人,就磕一个头站起来作揖一个; 两个辈分高的人时候,磕一个头后站起来作揖一个,跪倒在地再磕一个作揖一个,以此类推,有时候,一个拜年小队在一家里连磕四五个头的也有,但不多。由于拜年磕头不分姓氏远近,只论称呼辈分,因此,那些辈分高的小伙子往往只需要去几家人家就可以了,而辈分低的,往往需要挨家挨户的去磕头,而且到每家的磕头数量也是偏多的,一早晨下来,多的情况下有一两百之多。磕完头后,长辈的往往都有给小孩一些糖果或递给小伙子烟抽。有时候,大年初一赶上雨雪天,拜年的人的膝盖全部是泥巴,大家亦不嫌弃,都磕的不亦乐乎。小伙子们拜年一般要从早六点持续到早8-9点,然后陆续回各家吃饺子。然后,第二批拜年的是已婚的中老年男人去他们的长辈家里拜年,一般在9点前后。紧接着,最后一排为已婚女士也成群结队到各长辈家拜年。未出嫁的女儿是不需要去别人家拜年的,未婚男女也不会接受到别人的拜年。现在,山东南部农村磕头拜年仍普遍存在,但随着计划生育的限制,城镇化的加速,农村人口在下降,晚辈的人也在急剧减少,拜年的规模冷清下来了,但仍然为一年的盛事。今年过年不能回老家,对此甚是想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年叩头也是中华民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因为拜年体现的是一个拜字,寓意为长者拜贺新年因此避免不了向长辈施叩头礼,含祝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拜年一般由家里开始,初一早起,到长辈房中,行礼叩头,问侯安好,祝长辈健康长寿,诸事顺意等。这时长辈会将提前备好的封包交给行礼之人,大家其乐融融互道新年快乐等。然后外出见到熟悉的人也会拱手相互问候,同时也互说些吉利的话,例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也可登门拜访互相邀约娱乐对饮等。当然在路上遇见长辈,是不需要行叩头跪拜的,但要恭身拱手低头行大礼,以示尊重。有的地方传统礼仪传承较好的,会组织后生晚辈之人,集体给村中长辈叩头拜年,以此彰显礼仪孝道。另外还有的地方会组织祭天地或祭祖先活动,给天地和祖先拜年。这时就需要全体人员集体叩拜行跪礼,我想这就是上跪天地君王,下跪父母这句话的由来吧!当然,现代社会,对封建礼仪的非精华内容,并非无条件继承,而是有选择的实行,比方拜年这一习惯就一直流传下来了,但是否需叩头就完全看家族习惯和个人对礼仪的理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磕头拜年现在已经被淡化了,像磕头拜年形式可有可无,节日对长辈的尊重孝敬是多方面的,跪拜是不能全面体现一个人的文化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
上一篇:小时候过年做什么什么缺德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