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喂养小牛?
犊牛,小牛,初乳怎么喂养小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具体喂养方法如下:
一、在放牧条件下,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但要防止行走过多、体力消耗过大、一般宜就地放牧,不要到田间跟役、随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行走里程;若放牧地较远、应设立放牧营地。舍饲的犊牛运动量往往不足、要设立专门的犊牛运动场,一般日运动1~3小时、可根据日龄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酷夏季节、运动场要搭凉棚、严防日光直接曝晒牛体而发生中暑。
二、对人工哺乳的幼犊、生后及时转入育犊室。室内设保育一笼,保育笼一般长1.2米、宽1米、每笼1头、隔离饲养。育犊要通风向阳,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消毒、每天勤换新垫草。哺乳工具用后应刷洗干净。 对跟随母牛哺乳的役、肉用犊牛、生后1周内母子一起单饲养以保护幼犊。
同时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有足够的奶喂犊牛。1周后母牛要停役1个月、让犊牛随其母在室外自由活动,室外要设有专用的犊牛补料栏以便犊牛早期开食。 人工哺乳的犊牛,饲养用具、料槽等用前要用蒸气消毒、用后洗刷干净。
三、每次喂奶完毕,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与其他犊牛隔离十几分钟,防止互相乱服,养成“服腐”。“报廊”危害很大,常使舔的犊牛造成睾丸炎序头炎及脐炎等,以致丧失种用价值或降低其生产性能。有这种“服癌”的犊牛很容易服吃牛毛,久而久之,在瘤胃内形成许多扁圆形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堵塞食道沟或幽门而致丧命。
四、每天要对犊牛细心观察、注意粪尿、被毛、饮食、精神等方面是否正常,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诊断治疗。若幼犊喂奶太多,奶中酪蛋白在皱胃中结成硬块,消化不了可能引起营养性下痢,可以用3份全奶加1价水喂、凝乳就会软一些、严重时可停喂1天、只喂温水以帮助消化凝块。
同时需注意,若奶温变动、不清洁、饲料改变太快、突然天冷受凉等,均可引起幼犊下痢、应注意预防、尽早诊治、避免潮湿受凉。由于犊牛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每天应给犊牛足够的运动时间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牛饲养的方法
1、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平整的地方建造牛舍。
2、牛舍的形式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均可,但必须用砖石砌墙,水泥抹面,以便冲洗打扫,保持牛舍清洁。小肥牛的牛舍应比一般牛舍清洁。小肥牛的牛舍应比一般牛舍建造高一些。根据小肥牛饲养户的经验,每头小肥牛应占地0.8平方米,每个圈养8头~10头适宜。
3、牛舍外应设排粪场,排粪场的面积应比牛舍大一点,按每头牛1.5平方米计算,10头牛应建15平方米的排粪场。夏天牛舍要搭遮荫的凉棚。冬天要用塑料棚以提高室温,这是养好小肥牛的一个重要条件。
4、饲喂好仔牛是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牛的关键,小肥牛出生后,要固定好母牛的乳头,让仔牛吃好初乳,并加强保温,让其早开食,一般出生4天后就可补喂精饲料,一月龄后就要及时注射牛瘟、牛丹毒、牛肺疫疫苗。
5、小肥牛活泼好动,又胆小怕惊吓,所以要保持安静、干燥、洁净的饲养环境。以大麦、米糠、麸皮等饲料为主饲喂。但对断奶的仔牛要饲喂配合饲料,其饲料配方为:玉米10%,米糠50%,豆饼8%~10%,麸皮30%,面粉1%,食盐0.5%,每公斤饲料应含有消化能10.5兆焦,粗蛋白质16.2%。为了提高饲料报酬,尽快达到商品牛的标准,应实行科学饲喂,一是要定时,每日4餐,从早上7点开始,每隔4小时喂一次;二是定量,对体重20公斤以上的牛,按其体重的4.5%投料,20公斤以内的牛按其体重的3.5%投料。
6、同时做到前敞后限,即2月龄后,限制其活动,促其长膘,以保证较高的出肉率。一是无病早防,每天冲洗粪便1次,夏搭凉棚遮阳,冬扣暖棚保温,经常刷洗食槽、水槽,定期消毒牛舍;二是有病早治,特别是要注意防治仔牛副伤寒病。仔牛饲养5周龄~7周龄后,就可作为烤牛原料上市,此时就应及时出栏,如果出售种牛,则按规定时间出栏即可。
小牛饲养管理的技术
1.净身 清除犊牛口、鼻粘液,以免影响犊牛的呼吸;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粘液,以利于牛犊呼吸器官机能的提高和肠蠕动,同时,胎液中的某些激素还能加速母牛胎衣的排出;除去脚上的脚质块。
2.断脐 在距腹部4~6厘米处用消毒的绳子扎紧,再在结子下方1~1.5厘米处剪断,然后用碘酒敷于断端,并用布包扎,以防感染。
3.哺乳 犊牛出生后4~6小时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力最强,故在出生后0.5~1小时饲喂初乳,使其尽早获得母源抗体,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体弱的犊牛要人工辅助哺乳,直到自己会吃乳为止。
4.检查母牛胎衣是否正常 检查后要立即拿走胎衣,以防母牛吃掉。
5.保暖 冬季出生的犊牛,除了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外,还要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但不要点柴草生火取暖,以防烟熏犊牛患肺炎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在放牧条件下,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但要防止行走过多、体力消耗过大、一般宜就地放牧,不要到田间跟役、随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行走里程;若放牧地较远、应设立放牧营地。舍饲的犊牛运动量往往不足、要设立专门的犊牛运动场,一般日运动1~3小时、可根据日龄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酷夏季节、运动场要搭凉棚、严防日光直接曝晒牛体而发生中暑。 二、对人工哺乳的幼犊、生后及时转入育犊室。室内设保育一笼,保育笼一般长1.2米、宽1米、每笼1头、隔离饲养。育犊要通风向阳,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消毒、每天勤换新垫草。哺乳工具用后应刷洗干净。 对跟随母牛哺乳的役、肉用犊牛、生后1周内母子一起单饲养以保护幼犊。 同时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有足够的奶喂犊牛。1周后母牛要停役1个月、让犊牛随其母在室外自由活动,室外要设有专用的犊牛补料栏以便犊牛早期开食。 人工哺乳的犊牛,饲养用具、料槽等用前要用蒸气消毒、用后洗刷干净。 三、每次喂奶完毕,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与其他犊牛隔离十几分钟,防止互相乱服,养成“服腐”。“报廊”危害很大,常使舔的犊牛造成睾丸炎序头炎及脐炎等,以致丧失种用价值或降低其生产性能。有这种“服癌”的犊牛很容易服吃牛毛,久而久之,在瘤胃内形成许多扁圆形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堵塞食道沟或幽门而致丧命。 四、每天要对犊牛细心观察、注意粪尿、被毛、饮食、精神等方面是否正常,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诊断治疗。若幼犊喂奶太多,奶中酪蛋白在皱胃中结成硬块,消化不了可能引起营养性下痢,可以用3份全奶加1价水喂、凝乳就会软一些、严重时可停喂1天、只喂温水以帮助消化凝块。 同时需注意,若奶温变动、不清洁、饲料改变太快、突然天冷受凉等,均可引起幼犊下痢、应注意预防、尽早诊治、避免潮湿受凉。由于犊牛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每天应给犊牛足够的运动时间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