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却总能考出好成绩?
努力,的人,同学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却总能考出好成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 “传统意义上的聪明”,这是阶段性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聪明过,后来不聪明的原因。
2 “外人眼中的聪明”,给外人一个很聪明的“假象”,实际暗地里在努力。
3 一直在不断努力的孩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所长成绩好是努力来的,而不是聪明来的。并且成绩也不是衡量学生能力和老师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能力强的也未必都能成功。成功的也未必都那么有钱。关键是看你为将来做了哪些准备,是否为此坚持不懈。
这样说来,您还这么纠结这个问题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楼主:
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太多了,有些是共性的,比如勤奋、努力等;有些却只适用于某些人身上。根据你的描述,这个同学确实让人想不明白,表面上看他刷手机、玩游戏,照样成绩好。背后的一些故事却不得而知。
“天分”在学习中确实存在。
通俗讲,有些人就是读书的料,会读书,会学习,成绩一考就好。这是羡慕不来的,与基因有关,与家庭有关,与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关等。
我们看到的“不合常规”往往让我们忽略了背后的故事。
高效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同样做事,有的人效率就高得多,有的人磨磨蹭蹭,这个道理用到学习身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学生接受、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强。
高效的前提是专注力、学习力、思考力等。
也就是说,有的学生玩就是玩,一旦学起来是非常专注的,加上他们的学习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应用力等)强,又善于思考总结规律,这样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均是较高水平的。
也许还有自控力
同样是玩手机,有的学生在该玩的时候玩,比如课间,比如休息时间段,有的学生一玩就上瘾,即便上课满脑袋也想着手机。换句话讲,有的学生能“控制”手机,自动切换玩和学;有的学生却被“手机”控制着,分不清玩和学。
也许他在家里默默地认真、高质量的学习
深夜的某个角落,一个孤独的身影躲在家里默默地伏笔,他在复习思考当日所学,在认真地做作业,在梳理自己没搞懂的地方。这些都是看不见的。每个人的学习时间段是不一样的,不一定都是在学校的每分每秒。
每个人的作息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
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聊天,有的人喜欢游戏,对个人来说都是调节方式,这些方式没有优劣,是否让自己感觉到“身心愉悦”,感觉到“放松”就是最好的。
眼睛看到了不同,甚至是“不好现象”,去掉“不公的叹气”,给我们的启发如果是“他成绩好,一定还有别的优点,我要多向他的优点学习”。这样看,对我们的学习、思考和启发就是正向的了。
希望你能正向看待,这样对你的学习便是促进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这个问题淡一下我的感受。我儿子今年14岁,上初三。在学校老师们普遍认为,我儿子聪明。每次考试都靠前。上课不认真听课,小动作,说话,接话等。
但其实不知道家长的付出,或说校外的付出,补课,爱人放弃工作,专门带孩子。看着学。
在我认为,聪明的孩子有,但极少。一般的都是课堂上不怎么学,还能有名次的学生,我觉得象我家一样,背后的学习,一点儿都不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咋知ta不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认为有的人不努力学习就可以成绩很好,这种看法有些偏激。
人的智商有高低,悟性也有好与差,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智商高的人占比很小,但也不可能无师自通,不学就会,仅仅是接受新知快一些,给人印象是学得轻松,成绩也不错。
大多数人智商一般化,靠勤奋刻苦以达到成绩优异,少数智商,悟性差些的人,虽说也努力了,但收效甚微。
总之,世上只有少数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之后天的勤奋努力,成为业界精英人物。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不为人所关注。
上一篇: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单亲母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