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产业经济中存在的比较大的矛盾是什么?
矛盾,经济,买方你认为产业经济中存在的比较大的矛盾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经营力的时空性。如果认为经营力是买方市场的经济动力,那同样也是一种错误。经营力贯穿于人类的经济历史,也分布于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人类存在经济需求,及形成经济运动,就存在经营力。生产力存在于卖方市场是因为受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所造成,其只存在于卖方市场,只存在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就不存在。在买方市场,生产力必会被经营力所取代,这是经济功力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其并不是一种人为的认识。经营力的时间性是,在时间上其贯穿于整个人类的经济历史。
经营力的空间性在于,不局限于中国由于进入买方市场就存在经营力,在国外也同样也存在经营力,如果经营力只在一国存在,在别国不存在那就不成为经济动力。这让我想起,当科学家确定水的化学成份是H2O时,他就需确定全世界的水是否是同一成份,故其从世界各地去搜集水的样本,当然最后,全世界的水都是是一个成份一一H2O!经营力的时空性也是这个道理,经营力是世界经济运动中的经济动力,其贯穿于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并且贯穿于世界经济历史。
三、经营力的构成。经营力由营销力、科技创新力、决策管理力三种经济动力构成。1营销力。营销力分为行销力和为营销服务的生产力,本来生产力已被经营力所淘汰,但客观情况是,当美国人提出重塑产业能力时,我们应该看到,为营销服务的生产力的重要性,其只存在于第一第二产业,并必需根据市场需求状态来进行生产,且其只为营销力服务。营销力是经营力中的主体经济动力。2、科技创新力包括科技力和创新力两种经济动力。科技力代表着国家前沿科技、高科技、重点科技的内容,创新力所代表的是对新的或传统知识的创新应用技术,大都处于企业层面。科技创新力是营销力的灵魂,其一般不单独存在,其通过营销力表现出来,如果科技或创新成果不被市场消费所承认,那就会没有价值。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其难于独立存在,只能依附于产品,依附于服务,依附于企业,依附于营销力才能起作用,但又不得不承认,营销力的本质其实就是科技创新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似乎要重新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可以这样说科技创新力是营销力的本质,其也是经营力的本质。在历史上,科学技术一直是生产力中的中坚力量,因为生产力的本质是不断用新技术替代老技术,但由于在卖方市场技术进步慢,且技术还是需通过产量来发挥作用,故低销了部份的质量与功能。3、决策管理力。决策管理力分为决策力和管理力两个部份。决策的正确性也构成了一种经济动力,这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在中央及政府的正确决策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没有中央的正确决策,就没有中国经济连续的稳定的发展,所以决策力也是一种经济动力。管理力反吷的是对决策力的执行能力,其包括实施,建立体制与制度以及监督执行等。
第四节,经营关系。
经营关系,分为宏观经营关系与微观经营关系。宏观经营关系由产权关系、劳动关系、交易关系、管理关系四方面构成。微观经营关系由劳动者的经营能力、产权、分配三部份构成,这里与传统生产关系的区别在于,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演变成劳动者的经营能力,并由经营能力来决定在生产中的地位,这是很实际也很客观的,有经营能力,小资本可变成大资产,没经营能力,大资本可以亏成负资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年的经济成绩单不知是否属实准确,怎么来的?和我们普通百姓有何关系呢?。因为我是一个最普通下岗职工在家只能伺候两个老人靠他们的一点工资为生,在我知道的朋友和了解的普普通通老百姓当中,这几年在我们的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当中并没有任何生活提高的变化和感觉,反而是个体户实体店买卖都不好做,街面商务房关门倒闭越来越多,街面商铺房对外出租价格越来越低了,对外出租也不好租了,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中等收入群体?我连收入都没有呢!下当职工一直靠父母低收人维持生活着。我们的子女们在他们的年龄段里也成了弱势群体,论各种开销都没有其它孩子那样优越。到了谈婚论嫁时候我们给孩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筹备美好的家庭,经常我们的孩子偷偷落泪委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流通渠道不畅,流速太慢,民众收入偏低,很难接受消费升级换代的要求,如果推动消费者转变为消费商的进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前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矛盾是说白了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国家生产需要提质增效,可是市场运行因为缺乏有效的内在机制,很多方面存在着逆淘汰的游戏规则。
这种逆淘汰的游戏规则主要表现在假货横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不懂多少经济理论,但是现实很残酷,社会很多的潜规则并不能把最优秀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也只能局限在一些巨型企业的生产领域,对直接涉及人民生活的一般消费品领域难以执行。
这种状况的出现,应该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造成的,这种信用体系不是银行的信用记录,而是整个产供销体系中的质量信用传递体系,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举例,在国内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很多,但是有多人真正认可有机认证的权威性呢?很多时候也仅仅是,反正不达标也比普通的农产品质量好一些吧!这就是一种信用缺失的最典型表现。
上一篇:春运已经来临,你觉得东莞市是否应该建个民航机场,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