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给电商平台供应农产品,以前他们不要发票,2019年开始要发票,报价该怎么报?
商法,企业,线上给电商平台供应农产品,以前他们不要发票,2019年开始要发票,报价该怎么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给电商平台供应农产品,以前他们不要发票,2019年开始要发票,报价该怎么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电商法》颁布以来,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以及海关一系列应对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商家惶恐起来。其实,《电商法》只是对电商行业作出规范,对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影响并不大,不必过于恐慌。
其实,3年前国家工商税务系统便开始对电商行业的政策实施紧缩,但却并未引起广大电商人士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绝大多数电商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其实税务体系已经完整,杜绝了偷税的行为。
另一方面:电商领域的中小卖家,或者打短期盈利的卖家,本身法律意识淡薄,即使听说了很多税务稽查的例子,也会觉得跟自己距离很遥远,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因为以上两方面原因,才使得《电商法》的出台让广大电商界引起了恐慌。那么我国的税法是如何界定商业纳税行为的呢?《电商法》出台以前国内的税法执行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过去的税法环境
在以前电商环境还在蓬勃发展的时候,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企业,大家都会有个名词,叫做合理避税。
什么叫合理避税呢?说白了就是漏税,并不是合法的行为。比如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我们在产生交易额的时候,应当对交易额到成本的差额部分进行增值税的缴纳(现在大部分零售行业增值税点是16%)以及增值税附加税的缴纳(约为增值税的13%)。
这就好比我们去买东西,经常会不开发票,所以这时候无法证明商家产生了这部分交易额,商家也不会把这部分交易额算入营收,这时候就可以不计算这笔成交的增值税了。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当企业产生利润后,需要缴纳利润部分的企业所得税25%,所以很多企业会把自己的账目做亏或做平,来减少或不缴企业所得税。这些都是所谓的合理避税。可能很多商家过去还庆幸自己从不交税也没问题,但一旦被抓到,新账旧账一起算,不但面临巨额的罚款,还将面临相应的刑罚,也就造成了现在电商人士的恐慌。
《电商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其实,《电商法》本身的内容绝大多数还是对过去的工商税务相关法律的补充整理,以及对电商行业特性的适用条件再做单独规范(政府懂电商了)。并且除了对税务问题,还有其他比如平台的限制,专利方面的规范,卖家行为规范,买家权益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中小商家比较闹心的,可能也就是电商法的第十条和第十五条了:
第十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第十五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这两条主要让大家恐慌的是,过去开集市(个人)店的商家,也要注册工商信息了吗?并且还要放到首页显著位置。很多小卖家仅有的一点可以不交税的成本优势就消失了,还在市场上竞争?其实这些问题我觉得大家不必过分恐慌,之后平台会对政策实施力度做判断后来决定是否规范商家的工商注册行为,如果都注册,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大家还是在同样的竞争环境下。
为什么过去税务工商相关法律也是健全的,但却不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呢?花花认为正是因为很多法律条文限定比较宽泛,而具体执行力度是由执法部门依据事实情况来调节的。
那么实际执行跟法律条文的距离有多远呢?这就要说一下税务局的办事流程吧,当地国/地税局判断税务指标不够,于是系统自动拉升红线高度(前面我们讲过红线原理了),筛选更多应该稽查的企业,于是税务专员对这些企业的纳税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后,通知企业,这时企业要自查(很多企业喜欢在这个时候开始找关系,当然也是可以的),然后跟税务专员对接后商量应该补交的税款,你没听错,是商量!!!
但是有时候可能指标要求很高,对补交税款的额度要求也很大,这时候企业心态就炸了(比如那些日常觉得税务跟自己无关的小商家),拒绝缴纳更多税金,这时候由税务专员递交稽查,对电商企业来说,稽查专员会直接调取电商平台后台数据查看。
到了这一步,已经没得商量了,过去漏下的每一笔交易额,都会挖出来,(而这时候,就算你有通天的关系,也是没用的了,以前跟你关系好的专员只会假装跟你不熟)。
查完账后,就会按照法律条文执行,该补交多少税金,处罚多少滞纳金和罚款,就看明文规定了。如果你交不上这些钱,会被列入老赖行列,限制所有的征信条件(火车飞机都不能做了,个人财产也会被限制流通),金额较大的,会依据刑法处罚。
未来的趋势和对商家的影响
看完上面的解读,相信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电商从业人员重视法律的重要性了,但是也不像很多机构说的那么可怕,简直不能存活的样子。但是相信大家还是会对电商的税收问题有很多抱怨,我听到太多人说,如果按法规去缴税,还赚什么钱,税金占比过高等问题,但归根究底离不开两个问题!
一、线上企业税收公平问题
很多电商人其实不是在意税收高,而是税收不公平,很多商家是不交税的,如果我们全额纳税,去跟不交税的对手竞争,成本上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我倒认为税收系统完善反而是件好事,当然这也是未来必然的大趋势。
二、线上线下企业税收公平问题
对于电商法的实施,主要还是因为电商行业营收取证相对线下业务容易的多,加上传统电商行业已经发展到瓶颈(我们国家向来是对快速发展行业扶持,对饱和行业严格化的思路),所以线上的管控是必然的。虽然未来线上的税收可能会公平起来,但相比线下,线上却失去了往日的成本优势,甚至可能会比线下企业产品成本高出很多。但是以零售电商为例,电商企业毕竟是在做全国的生意,而线下的实体,分布到经销商手上,他们的业务范围是很小的 ,所以人力场地等固定成本开始占比要比线上大很多,所以,未来已经做的好的电商企业影响也不会太大,反而没有量的电商企业,要思考一下未来了。
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基本已经清晰了电商法对我们的影响,电商法只是一部法律,它反映的是国家对电商行业未来的政策趋势。要知道,所有的百年老品牌都是慢慢熬出来的,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诱人的事情,很多博人眼球的新星,但是没有沉淀,最终都会陨落,留下来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奔跑起来吧,电商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