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老人戴助听器的效果不好?
助听器,效果,言语为什么有些老人戴助听器的效果不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验配的助听器性能太差
(2)验配师的调试水平不过关,不能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应。
(3)助听器验配调试,要根据患者听力等情况,平衡好不同频率的增益,更要了解助听器智能化的功能,选择那些能够消减噪声的助听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吵的感觉。
(4)非医学专业验配,有的甚至到医药商店或是子女随便买一个,因此往往使用效果让老人极为不满意。
(5)老年人助听器验配涉及到多方面因素
(6)不知道助听器需要适应,没有很好的度过助听器验配的适应期。
(7)在使用助听器时,首先要明白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就是充满不同的声音、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8)听力下降的时间太长,使得言语分辨能力下降太多,严重影响了助听器的佩戴效果。
(9)很多听力障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听力下降之后,没有及时验配助听器,导致听觉系统长期得不到正常的刺激量,听神经和听觉中枢会出现退化,产生“听得到、听不懂”的现象,使得验配助听器时,即使增益调至很大(听到的声音很响)还是听不清楚声音和无法交流语言。
建议以上原因排查下,或带老人到专业验配中心找听力师帮助你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不一样,还有个各自的语言分辨能力也不同,佩戴的效果可能也不一样,老人大部分听力损失为感应神经性耳聋,助听器只是让用户听到声音,但能听懂还是要靠大脑,不要因为才开始听不清,就放弃带助听器,只有通过声音的刺激,让大脑动起来,过一段时间会听的越来越好的,还要家人的配合,以及正确的佩戴方法,都会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不一样,还有个各自的语言分辨能力也不同,佩戴的效果可能也不一样,老人大部分听力损失为感应神经性耳聋,助听器只是让用户听到声音,但能听懂还是要靠大脑,不要因为才开始听不清,就放弃带助听器,只有通过声音的刺激,让大脑动起来,过一段时间会听的越来越好的,还要家人的配合,以及正确的佩戴方法,都会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响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原因有很多,跟患者自身的听力情况也有关系,如果听力损失的时间很久,言语的识别率就比较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慢慢锻炼的过程,而不是戴上助听器就立竿见影!助听器也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跟佩戴时间成正比!还有对助听器性能的选择也有关系,听损时间长听力重的建议选择性能好些的,这样会听得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听损时间越长佩戴效果相对就越差,听力有损失时间太久,大脑接受不到足够的声音刺激,大脑对声音的反应和理解能力会变差,也就平时我们所说的言语理解能力变差,直接影响助听器的佩戴效果。所以发现有听损,要及时佩戴上助听器,越早佩戴效果越好,一是能改善聆听,二是可以保护言语分辨能力。还有就是助听器也有一定的等级和性能。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助听器佩戴效果,每个人都不一样,听损不一样,耳朵听损年限也不同。选择的助听器也不一样,很多老人在一开始发现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去干预,导致慢慢的言语识别率非常的差,往往只是能听到声音,而听不懂。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一旦听力有下降,我们就要及时关注听力,定期复查听力。如果需要选配助听器来干预的时候,就要及早验配助听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助听器是听力辅助设备,帮助听损患者更好地聆听交流。每个人的听损情况不同,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具体跟每个人的听损程度,性质,听损时间和言语分辨能力有关。听力损失重,时间久,言语的识别率也会比较差。佩戴助听器后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家人与老人交流要有耐心,尽量放慢语速,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多鼓励老人。听神经,听觉中枢长期接收到声音的刺激,大脑越用越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言语锻炼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