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痛苦,自己的,的人人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师父点点头,不停地微笑,而且笑得更加慈祥,他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目前的收入足够可以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街头,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内心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所以就有苦。这种贪求心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经将内心的这种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会因为这些而痛苦。”
“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文化的人发财了,你感到不服气,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了文化,就应该有高的收入,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认为有文化就应当有高收入,这是愚痴心,因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钱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种恶心!”
“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没有包容心。虽然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恶心!”
师父继续微笑着说:“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心量狭隘也好,这些都是恶心。因为你的内心存在着这些恶,所有你就有和这些恶相对应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将内心的这些恶彻底去除,那么你的那些痛苦也会烟消云散。”
“要用快乐和满足的心态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应当想想你根本不会饿死和冻死,而那些富人虽然也有钱,其实也只是没有饿死和冻死。你应当看到,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来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 ”
“社会上没有文化的人发了财,你应当为他们高兴才对,要希望他们能够具有更多的财富、拥有更多的安乐才对。别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样开心;别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样,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善人!而你现在的心是别人的财富和安乐超过自己就不高兴,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种很恶的心,要坚决去除!要用随喜心代替嫉妒心!”
“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超过别人,就自以为了不起,这是傲慢心。常言说‘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熟视无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种种恶,从而改过迁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进步之门。此外,傲慢者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有自卑感。一个人只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培养起虚怀若谷的胸怀,心甘情愿地永远将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安乐。”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凡夫不识因果,将‘种瓜’认为是‘得豆’的因,将‘种豆’认作是‘得瓜’的因,这是愚昧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勤学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万事万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内心明亮,知道如何取舍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唯其如此,才能从光明走向光明,从安乐走向安乐。”
“虚空能够包容一切,所以广大无边、融通自在;大地能够承载一切,所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随缘自在!永远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却不要贪图或强求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这个人怎么会有痛苦呢?”
师父说完这些话,继续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着我。我久久无言,两行热泪从我的眼中流出。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恶人!因为我内心有种种恶,所以我才有种种苦。如果我的内心无恶,我怎么会有苦呢?感谢师父,要不是师父的教导,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内心的恶!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够不离善法,速疾断除一切内心的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提问题正对佛家的路子。
痛苦是人生中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佛家认为,人生就是苦难。不是说没有快乐没有幸福,而是就本质而言,痛苦更经常更深刻。正如古人所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譬如吃,穷人吃不上饭,饥肠辘辘,富人吃腻了,什么都无味;谁都得吃饭,不吃不行是不是?所以吃就是苦。
佛家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之说,其中八苦说最流行,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忧悲恼苦。前四苦属于自然之苦,简称生老病死;后四苦属于社会之苦,简称爱恨情愁。
正因为如此,人生被视为“苦海”,人身被视为“苦器”。就连人的相貌也是一副“苦相”:眉眼像是草字头,鼻子好比十字,嘴巴就是最下边的那个口,形象不?对人生之苦的揭示,叫“苦谛”,谛,真理,苦谛是佛家四大真理之一。
那么如何摆脱痛苦呢?
在佛家那里,苦难问题可以归结为烦恼问题。这里的烦恼是个大概念,包括人的所有世俗感情和意识,正是这些东西的作用把人带入痛苦。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可简要概括为 “无明”和“爱欲”。
佛家把人的生命视为过程,用十二缘起来表示。无明是十二缘起的第一阶段,是生命的开端,表示认识不清,思想不明。就是说人从根儿上就稀里糊涂,所以定然踏上迷途,此后的一切选择、作为都是错误道路上的错误决定。
爱欲是爱与欲的合称。欲分五欲,即金钱欲、性欲、名誉欲、饮食欲、休息欲,简称财、色、名、食、睡。人之所以去爱,是因为欲望驱使;人之所以欲望冲动,是因为爱的牵引。
人本来就糊涂,再加上爱欲驱动,便坠入痛苦的深渊沉浮挣扎。无明和爱欲或者说烦恼是痛苦之源,找到了病根,就好医治了。
那么如何破解无明和爱欲也就是摆脱烦恼呢?
条条大路通罗马,渠道很多。就认识而言,最根本的是把人生、世界空无化,也就是人们平时说的“色空”。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四大种”)聚合而成。无论是你我他,还是砖瓦木石,抑或牛羊猪狗,在这一点上没有区别,所以万物平等众生平等。然而仅仅有四大要素还不够,必须再加上“缘起”。缘,缘由,因缘;起,作用。缘起就是因缘的作用。四大在一定因缘作用下,你我他以及你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你的痛苦在内,就形成了。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你所追求的一切、让你痛苦的一切都是空的,就连你自己也是空的,不过是要素和姻缘的聚合。
上一篇:如果有和没有都一样,你会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