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根据什么来的?
地支,生肖,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根据什么来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根据什么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类似的提问我已作了两次回答。今简要复述于下:①现在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主要是由十二地支的顺序决定的!古人为了纪时发明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十二地支的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后来人们又用这十二地支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而十二时辰是从半夜子时开始的:子时23点~1点。十二地支又代表着十二个地理方位,比如子正北,午正南,卯正东,酉正西等等。②我国古代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就创立了二十八宿官。每个星官以一种动物命名,并纳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天体于名中。比如,星日马,张月鹿,牛金牛,斗木獬,珍水蚓,觜火猴,女土蝠等。③我国古代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发了太初历法,历法中是以60甲子表中的60组干支纪时的。但由于古代识字人少,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哪年生的,于是又发明了生肖法,只要记自己生年是属什么的,就可根据历书推出你是哪年生的!所以生肖是用来纪年的。④把十二地支从正北子位开始,按顺时针排成一个圆形,再把二十八宿从正北的鼠位开始,也按顺时针排成一个圆形,一眼就能看出,地支子位正对虚日鼠,丑对牛金牛,寅对尾火虎,卯对房日兔,辰对亢金龙,巳对翼火蛇,午对星日马,未对鬼金羊。申对觜火猴,酉对昴日鸡,戌对娄金狗,亥对室火猪。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以上就是十二生肖排列顺序的由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生肖的来源为何?其逻辑顺次为:生肖源于地支,地支源于五行。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所相应的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讫今所能见到最早的地支的记录是3600年前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来看地支纪时主要有节气与时辰。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廿四节气中:上古人又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最重要他四大节气,华夏上古先民很出奇的认为,四大气节为一生四季之始,而易经认为凡事物均是以初定终的模型(这个笔者另外有文章于头条探讨过在此不多絮述),所以二十四节气中又以四大节气为重。
这个观念,我们仔细想想,就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中古与近古以至现今的中华黎民,一年的四季之始均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个与上古以至太古之时的华夏先民显然有所不同!太古先民以气为季之初而后民则以节为季之初。谁更科学?笔者曾查阅正规现代天文学教材:现天文学规定北半球是以春分为春季的开始,余同……这就是我先面所说奇怪的地方,为什么上古以至太古的华夏先民的季节理念反而与现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竟是同出一辙?
话回地支、生肖与五行。地支源于五行,上古之人为使源于一万年前伏羲氏河图的抽象的阴阳五行更简易、更明确,就以天干地支配上五行,以此阐释阴阳与五行。再由地支配上时间…比如年时、季节、时辰等等,所以在古人的观念中时间这个现在科学界还难以解释是什么东西的时间,先民们早有定论:认为时间背后的操手就是五行,其本质就是五行,因此可以用地支来表征时间就是这个道理了。
这个观念延续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为什么古人不用数字纪年(甲骨文已经有数字)而用六十花甲子纪年,难道古人是愚蠢…舍数字的便利而用更难明的六十花甲子吗?诸君看到先面所述,相信不会再这样认了。
十二地支即生肖纪年是于纪时衍生开来的,在古历法,一天是始于子时即23点至1点,而为什么一天之始配以子,是这样的,古人认为: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好的,以上就是为什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排位的缘故了。先秦以子月为新年之月,其尤如一天是以子时开始似的。然六十花甲子也是以子年为开始,这个鼠年于术数叫甲子年。六十花甲子纪年(生肖)其实蕴涵上古华夏先民的不少渊博的智慧,好,问题便回应于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排序十二生肖是有根据的。在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把老鼠排到第一,把猪排在最后呢?流传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大概是现在的两个小时。根据动物出没活动的时间有了各自的时辰,比如,半夜为子时,日出为卯时,日没为酉时。子夜是11点第二天1点,也是老鼠最为活跃的时间,就为鼠时了。牛在1到3时还在“倒嚼”,就定为丑时。凌晨3到5点是老虎捕猎的时间,便确定为寅时。凌晨5点以后,月亮还在空中,月宫中的玉兔在活蹦乱跳,卯时就安在玉兔身上了。神话传说中的龙是在清晨七八点钟开始行雨,辰时就属龙了。蛇在9点天气暖和了开始出洞,蛇就定在了巳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阳气达到了最高,此时马的情绪极高,善奔跑,马就定为了午时。下午两三点羊要吃回头草,且不会影响草的生长,就成未羊了。下午四五点猴子伸臂攀树多,确定猴为申时,六七点傍晚来临,鸡要归窝,鸡定为了酉时。天完全黑下来后,狗开始守夜,戍时属犬。猪在10到11点钟睡的最熟,这个时间便定为亥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